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8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12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16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土断
【答案】土断是指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人,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即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因此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由桓温主持庚戊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随之上升。因此其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
2. 睡虎地秦简
【答案】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共1000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竹简上的《秦律》包括法律条文三种,治狱案例一种。法律条文第一种不仅有一部分律文,而且有关于律文的解释; 第二种是关于农田、粮仓、货币、贸易、徭役、徒刑、狩猎、度量衡等方面的律令,有《田律》、《仓律》、《置吏律》、《军爵律》等近20个标题; 第三种包括《游士律》等,并且有具体的解释。治狱案例是对一些案例的审讯、调查等具体纪律。睡虎地秦简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3.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后,继续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4. 秘密立储制
【答案】秘密立储制是指清代雍正帝以后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初无定制,至雍正,遂创行秘密立储制。具体内容为: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但选定继位者,等皇帝去世后,朝臣将有关遗诏昭告朝野。一般为皇帝写下诸君之名,密封藏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额之后。另写一道由内务府收藏,以备核对。其特点在于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不受“嫡长”传统观念约束,并且也排除了统治集团中任何其他势力、个人对建储一事的干扰,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秘密立储之法尽量规避可能的夺位大战起到了减少储位纷争、保持政局稳定的作用,比前代的继承制更具合理因素。
5. 名家
【答案】名家是指春秋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因从事论辩名实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春秋战国,由于社会的大变革,“名实相怨”的情形十分严重,以致许多学派都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自己的观点来校正每件事物的名和实,以调整其矛盾。至战国发展为专门的学派,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学说的要义是“合同异”,既强调对立物间的同一,又强调同一体内部的对立。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他只看到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绝对化,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其实就倒向了诡辩论,所以其中含有混淆辩证的矛盾观念。
6. 郑国渠
【答案】郑国渠是指战国时期秦在关中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国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他主持在关中渭水以北兴修大型灌溉渠。其西引径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成为沃野,为秦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其也是迄今为止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7. 元和中兴
【答案】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元和年间,政府财政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吐蕃势衰,各地藩镇也在长时间的战乱中实力也有所削弱,借助这大好形势,唐政府“以法度裁制藩镇”,被藩镇割据多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又归中央政府管辖,唐王朝复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8. 《九章算术》
【答案】《九章算术》是指我国现存最早的算学著作,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共分九章,搜集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不仅最早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还有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同时记载各种面积、体积的算法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二、论述题
9. 分析商代的阶级关系和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答案】(1)商代的阶级关系:
商代社会由贵族、平民和奴隶构成。
①贵族是商代的统治阶级,包括商王、王室宗族、官僚和诸侯邦伯等。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商代的贵族又总称为“百姓”。姓的最初意义本是氏族的图腾或徽号,进入阶级社会后则擅变为社会组织形式,即大家族或宗族。“百姓”泛指许多宗族首领。
②平民是商代社会的又一主体阶级。他们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劳动,参加战争和戍卫,参与祭祀活动,为商王服务。平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阶层,人数众多,成分复杂,他们的意志和行为对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处于商代社会最下层的是奴隶阶级。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另一来源是亡宗灭族者。奴隶无任何权利和人身,自由可言,他们要为贵族从事垦田、耕作、田猎、劳役等各项无偿劳动,征战时要从军,承担军中的各种贱役。
(2)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①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
a. 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多以集体耕作的方武进行。当时,在农业生产工具中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青铜农具已开始使用,但为数很少。商代种植的谷类作物以黍、程为主,此外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直到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的技术。商代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马、牛、羊、犬、猪、鸡等的饲养非常普遍,且已用圈栏饲养家畜。渔猎在商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一种补充。当时的渔猎工具形式多样,捕鱼和狩猎的方法非常多。
b. 青铜文明。商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已广泛使用多种形式的合范分铸法。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美观,文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以带有神秘意味的“饕餮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其他如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兵器和工具大都坚固锋利,使用方便。此外还有车马器、乐器。
c. 工艺方面。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粘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霖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商代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d. 商业发展。随着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作坊兴起,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商代比较通行的货币叫“贝”,主要是海贝,流通时大都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商代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②科学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a. 文字方面。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丰富。商代的甲骨文己经具各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商代已有比较丰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