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联系

【答案】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2. 经济全球化

【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己经萌芽。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则大大加快了。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3. 辩证的否定

【答案】(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2)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后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

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③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④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 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4. 意识

【答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一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两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3)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 量

【答案】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6. 社会形态

【答案】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二、辨析题

7.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教条式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抱着经典作家的个别原理和字眼不放; 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孤立在抽象的理论状态,而与实践割裂开来。针对这两种错误的做法,谈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案】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做到:

(1)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曲解甚至背离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初衷。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等于“死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绝对化,把它看成完美无缺的东西,把它看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我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了。“发展”只能是“坚持”基础上的“发展”,有了“坚持”,才会有“发展”。同样,“坚持”也只能是“发展”中的“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言,停滞和僵化都不是真正的“坚持”。抛开“坚持”的“发展”,无疑也是对实际、对时代发展要求的背弃,它会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附加上许多错误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窒息更加隐蔽因而更加具有迷惑性和危险性。

(2)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态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甚至个别字句,否认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小断重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词句,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就是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背离马克思主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要求。教条主义的实质就在于,割裂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本质联系、用理论裁减实际、用理论抹杀现实。教条主义的存在必然会阻隔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扼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机和活力。

(3)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与时俱进,表现为它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又深深扎根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休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新思想、新观点,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下作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之中,透射出深藏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以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寓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真谛,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8. 相对真理是包含错误认识的真理。

【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