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你对USP 理论的理解,试举例分析其在广告运作中的作用。
【答案】USP 是近几年营销、广告类刊物的高频词。
(1)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美国的罗瑟·瑞夫斯提出广告应有“独具特点的销售说辞”(UniqueSellingProposition ,通常被缩写为USP )。他主张广告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商品的特点及消费者利益之上,强调在广告中要注意商品之间的差异,并选择好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特点作为广告主题。
(2)瑞夫斯描述USP 具有三部分的特点:
①必须包含特定的商品效用,即每一个广告都要对消费者提出一个说辞,给予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利益承诺。
②必须是独特的,唯一的,是其他同类竟争产品不具有或没有宣传过的说辞。
③必须有利于促进销售,即这一说辞一定要强有力,能招来数以百万计的大众。
(3)USP 理论在成功的广告运作中的作用:
①事例:
a. “给你的宝宝一个你孩提时代不曾拥有的东西。一个清爽的屁股。”(帮宝适纸尿裤)
b.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c. “在一小时60迈的劳斯莱斯车中,最大的噪声来自于电子钟。”(劳斯莱斯车)
②作用:
a.USP 的差异化和价值功能促进消费者对广告产品提供的独特的具体利益的认知和认同,促进了商品的购买;
b.USP 对广泛的消费者的适应和影响大众性的要求,使消费者对产品独特利益的认同和接受具有了促销的规模效能。。.USP 理论的主要功能是其广告实效性的保证,也是它指导广告实践成功的基本功能保障。
2. 如何理解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广告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案】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广告管理之间的关系:
(1)强调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是加强广告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责任越来越被重视,与其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广告本身的壮大,广告传播的地位可能就会势微而言轻。广告以及广告传播蕴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对民众的影响正与日俱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广告传播社会责任的缺失与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缺失有关,是广告管理不完善的表现。
广告传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群体性的问题。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需要的是广告传播参与的各方的协同,需要整个大环境的积极变化。社会上广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广告监管的体制不力。事实上,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有待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广告传播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管广告传播的机制,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将是一句空话。
3. 为什么要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广告行业自律的起源
任何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再完善,总有疏漏之处; 政府管理广告再有力,也有其管理职能无法到达的领域。所以除了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或兼职的广告管理机构和制定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广告进行管理外,还需要广告行业内部进行必要的自我管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告行业自律。
(2)广告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作为广告业者遵循的规律和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自愿性。遵守行业规范,实行行业自律,是广告活动参加者自愿的行为,不需要也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强制,更不像法律、法规那样,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他们一般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行业组织,制定组织章程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目的是通过维护行业整体的利益来维护各自的利益。
②广泛性。广告业自律调整的范围比法律、法规调整得更加广泛。广告活动涉及面广,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广告法律、法规不可能把广告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规定得十分具体。而行业规范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不仅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而且在法律没有规范的地方也能发挥其自我约束的作用。因此,广告行业自律是限制广告法规不能约束的某些行为的思想、道德武器。
③灵活性大,适应性强。广告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而规范等自律规章只要经过大多数参加者的同意,即可进行修改、补充。
4. 现代广告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现代广告环境发生的变化如下:
(1)现代广告活动面对着更为复杂的消费者。
①广告发展至今,作为消费文化中的一员,现今的消费者个人从小就学会了识别广告,并能做出非常成熟的理解。消费者基本上都知道广告主希望他们如何理解广告,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需求、习惯和偏好的理解力一式,他们还知道其他消费者对这个产品和这条讯息的看法。他们对广告的理解会使广告既具有一定的意义,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完全违背广告主对消费者的期望。
②处于社会擅变中的消费者,其观念、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他们观看广告但不一定会对其产生行动,推崇品牌但不迷信品牌,跟随潮流但又标榜自我。同时,社会分层也将消费者分隔成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消费者对广告的要求己经不拘泥于提供信息、方便生活,他们更要求广告能够带来审美效果以及教化功能。广告要想打动消费者的心,就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对社会和消费者进行解构,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广告所要付出
的代价。
(2)从单向的说服性传播转变为全力位的信息沟通。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繁复的信息,消费者只能凭主观感觉迅速、浅层地处理,这时信息就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解,沟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广告主只有采取全方位的信息统一战略. 尽可能地把同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就是整合营销传播,指统一运用促销工具,使之产生协同传播作用的活动。
(3)媒介环境中正在出现一股潜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动广告形式出现。
①我国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正在日益提上日程。2003年,国务院开始提出新闻制度改革,无疑将加快这一步伐,有望在困扰媒介产业化的制度问题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这样的媒介环境,无论对于广告主还是广告受众,都产生了明显的作用。②互联网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们的交往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互动广告直接改变了以往消费者接受广告的状态,他们能够即时与广告进行深入的双向交流,使其与品牌的对话随心所欲。
5. 什么是广告客体? 广告客体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案】(1)广告客体的定义
广告客体,就是指广告作用的对象,即接收广告信息的受众。广告活动由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运作,针对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进行有关信息的发布。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作为信息的发送方,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方,形成一个传播的过程。传者和受者的信息沟通,是通过传播过程来完成的。按照科学的广告观念,广告的目的是针对特定的目标消费者进行诉求,并对他们发生作用,并不是针对所有的人进行的。
(2)广告客体的基本类型
广告的客体分为实际客体和目标客体。
①广告的实际客体,即通过一种或几种媒介接触到广告的媒介受众。与一般的大众传播受众相比,广告的媒介受众涵盖面更为广泛。除了一般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的受众,一些小众媒介,如传单、路牌、橱窗、霓虹灯、空中飘浮物等广告形式的受众也同样属于广告客体的一部分。按照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受众又可以分为报纸广告受众、电视广告受众、网络广告受众、户外广告受众等等。了解不同媒介的广告受众,有助于受众的市场细分,以制定相应的传播战略和策略。
②广告的目标客体,是指广告的诉求对象。也就是根据广告的目标要求所确定的广告告活动的特定诉求对象。就商业广告而言,广告的目标客体主要有四种类型:
a. 普通消费者,即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大众,由个人和家庭组成,是广告活动的主要传播对象。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正是广告的行动对象。
b. 工商组织成员,包括生产资料(诸如办公设备、生产机械、原材料和软件)的生产企业、社会组织等,是区别于一般消费者的大宗货物购买者。
c. 商业渠道成员,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和经销商,他们既是口用产品和服务生产商的受众,又是生产资料生产商的受众。生产商只有从商业渠道获得足够的零售量,产品才会到达买主,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