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809数据库技术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 图)
【答案】(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
(2)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3)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
(4)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5)码:码就是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他是整个实体集的性质,而不是单个实体的性质。
(6)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2. 设有一个SPJ 数据库,包括S 、P 、J 、SPJ4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表S 由供应商代码(Sno )、供应商姓名(Sname )、供应商状态(Status )、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 )组成。零件表P 由零件代码(Pno )、零件名(Pname )、颜色(Color )、重量(Weight )组成。工程项目表J 由工程 项目代码(Jno )、工程项目名(Jmime )、工程项目所在
零件代码城市(City )组成。供应情况表SPJ 由供应商代码(Sno )、(Pno )、工程项目代码(Jno )、
供应数量(Qty )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 量为Qty 。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 )、零件代码(Pno )、供应数 量(Qty )。针对该视图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3)把对表S 的!NSERT 权限授予用户张勇,并允许他再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4)把查询SPJ 表和修改Qty 属性的权限授给用户李天明。
【答案】建立视图:
3. 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关系,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系模式
【答案】(1)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用户观点中,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
(2)术语的定义和解释:
①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所说的一张表。
②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③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④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⑤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⑥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⑦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 ,属性n )。
4. 内存数据库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内存是计算机存储体系结构中能够被程序可控访问(相对于硬件控制的cache )的最高层次,是能够提供大量数据存储的最快的存储层。内存数据库具有几个重要特性:
(1)高吞吐率和低访问延迟;
(2)并行处理能力;
(3)硬件相关性。
5. 简单描述OLAP 概念。
【答案】OLAP 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可以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OLAP 使得数据分析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取得对数据的更深入 的了解。OLAP 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者在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OLAP 是以数据仓库进行分析 决策的基础。
6. 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案】(1)封锁是指事务T 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进行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 就对该数据对象有控制权,在事务T 释放锁之前,其他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2)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简称X 锁)和共享锁(简称S 锁)。
①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 对数据对象A 加上X 锁,则只允许T 来读取和修改A , 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 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 释放A 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 释放A 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
②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 对数据对象A 加上S 锁,则事务T 可以读A 但不能修改A , 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 加S 锁,而不能加X 锁,直到事务T 释放A 上的S 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
务可以读A ,但在事务T 释放A 上的S 锁之前不能对A 做任何修改。
7.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库定义功能。DBMS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 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通过对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方便存取,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多种存取方法(如索引查找、Hash 查找、顺序查找等)来提高存取效率。
(3)数据操纵功能。DBMS 还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 ),用户可以使用DML 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这些功能通常是由一些实用程序或管理工具完成的。
(6)其他功能。例如DBMS 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一个DBMS 与另一个DBMS 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8. 对学生课程数据库,查询信息系学生选修了的所有课程名称。
试画出用关系代数表示的语法树,并用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算法对原始的语法树进行优化处理,画出优化后的标准语法树。
【答案】(1)学生-课程数据库用关系代数表示的语法树如图1所示:
图1 关系代数语法树
(2)优化后的标准语法树如图2所示:
图2 优化后的语法树
9.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数据库系统都配有各自的DBMS ,而不同的DBMS 各支持一种数据库模型,虽然它们的功能强弱不同,但大多数DBMS 的构成相同,功能相似。一般说来,DBMS 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它通 常由三部分构成: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
(1)数据描述语言
数据描述语言对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分别有3种不同DDL :
外模式DDL 、概念模式DDL 和内模式DDL , 它们是专门提供给DBA 使用的,一般用户不必关心。
①外模式DDL 是专门定义外视图的,外视图是用户观点的数据库描述,它是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②概念模式DDL 是用来描述概念视图的专用语言。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它包括数据库中所 有元素的名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并包括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和完整性以及存储安排、存取路径等信息。
③内模式DDL 是用来定义内视图的数据描述语言。内视图是从物理层中分离出来的,但不是物理视图。虽 然它有存储记录和块的概念,但它不受任何存储设备和设备规格(如柱面大小、磁道容量等)的限制。它包括对 存储记录类型、索引方法等方面的描述。
(2)数据操纵语言
DML 数据操纵语言是用户与DBMS 之间的接口,是用户用于存储、检索、维护数据库的工具。
由一组命令 语句组成,这些语句可分为4类。
①存储语句:用户使用存储语句向数据库中存放数据。系统给出新增数据库记录的数据库码,并分配相应的 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