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顺序应该是( )。
①蒋介石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②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诱降政策
③日军侵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④蒋介石政策重心自抗日转向反共
A. ②③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日本侵华战争战线太长,为了从泥足深陷的中日战争中摆脱出来,加紧了对重庆国民党政府的诱降活动,这导致了蒋介石反共倾向的增长,并最终导致蒋由抗日转向反共。
2. 集中在(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这个斗争主要集中在( )。
A. 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
B. 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
C. 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
D. 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
【答案】A
【解析】当时的矛盾和斗争集中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3. 有关北洋军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国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C. 代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
D. 建立者是袁世凯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只是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4. 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D.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是红色政权能够维持和壮大的根本原因。
5. 20世纪20年代初,以( )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
A. 古史辩
B. 回向三代
C. 近代科学
D. 大同小康
【答案】A
【解析】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为顾颉刚所创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五四运动后,顾颉刚等开始以西方现代科学方法来更新自己的治学方法,用“历史演进方法”研究古代历史,使历史上已被遏抑的几次评击伪书的运动复苏起来,掀起一个新的辨伪浪潮。他们发表了不少古史辨伪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由顾颉刚等人汇印成《古史辨》。
6.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采取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便十在国民党内部开展组织工作
B. 借助国民党的威望和地位壮大共产党的力量
C. 对国民党实行内部瓦解
D. 能被孙中山接受,有利于国民党改组
【答案】D
【解析】鉴于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不接受“党外合作”的主张,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根据他在印尼爪哇的工作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建议。
7. 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
A. 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C.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D. 始终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就是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就是防止在敌人发生右倾错误,需要在其面前示强,不轻易妥协,证明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促使团结保存。
8.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
A.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C.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C
【解析】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会议确定了党的下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
9.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
【解析】中华革命党及由其易名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
10.抗战期间,我国戏剧界涌现了很多作品。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战时期的作品? ( )
A. 郭沫若的《女神》
B. 郭沫若的《屈原》
C.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D.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答案】A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