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商丘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达成于1913年进行的西姆拉会议期间的有( )。

①《西姆拉条约》

②划定“麦克马洪线”

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④《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1913年到1914年中国、英国及西藏地方政府三方代表就西藏问题在印度西姆拉进行谈判,中方代表驳斥了西藏代表的无理要求,但是英方代表还是与西藏代表私下达成了《西姆拉条约》并划定了“麦克马洪线”,都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

2. 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是在第( )次反“围剿”之后形成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D

【解析】①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红军五天内打了连个胜战,共毙伤俘敌约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②1931年2月,蒋介石令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组织南昌行营,准备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从5月16日到31日,红军横扫700里,打了5个胜战,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③1931年7月,蒋介石又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两个半月内,红军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军3万余人,缴枪1.48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苏区已拥有人口300万。④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经过黄破、草台冈两战,共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

万余支,基本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第四次“围剿”胜利之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地方红军扩大到8万余人。⑤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战领导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竺可祯对我国气象学作出了贡献

B. 吴有训对X 射线的散射理论深有研究

C. 梁思成对我国建筑事业作出了贡献

D. 《倪焕之》是老舍的代表作

【答案】D

【解析】《倪焕之》是叶圣陶的代表作。

4. “欲悲闻鬼叫,我哭犲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反映了( )。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五运动”的主流方向

②人们反对“四人帮”的情绪

③人们支持党中央对“四人帮”的正确处理

④在清明节悼念周恩来总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这四句诗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诗句反映了“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抗议运动)的主流方向。

5.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 《告台湾同胞书》中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 《联合声明》中

D.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A

【解析】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1979年1月1日,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6.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B. 夺取封建军阀地盘

C. 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

D. 把革命重心推进到长江流域

【答案】A

【解析】为适应国民革命的进一步发展,1926年6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4, 5月召开的广州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都提出发动北伐战争的要求,催促国民政府“从速出师北伐”。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7月6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族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所以,国民政府“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之势力”。这个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表明了北伐战争的正义性质。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7.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A. 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C. 孙中山代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D.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答案】D

【解析】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二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又连续倡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维护中国的民主共和。尽管都没有成功,但对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