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835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叶芝的“面具”理论
【答案】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即反自我。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
2. 能乐
【答案】“能乐”是日本的一种成熟的戏剧样式,是由一种名为“猿乐”的歌舞发展而来的。“能乐”已经具备了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各种因素,但它主要还属于一种歌舞剧,台词、对白较少,而以歌舞为主。“能乐”的文学剧本称为“谣曲”。能乐最著名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和戏剧理论家奠基人是世阿弥,他的名剧是《熊野》和《赖政》。
3. 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 40年代,在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代表作家为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哑斯、占巴的卡彭铁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最杰出的代表作。
4.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二、简答题
5. 卢梭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卢梭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对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创作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具有示范意义。
(1)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
卢梭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的号召,并将大自然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予以再现,描写并讴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对大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的一个重大特点,卢梭还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对大自然的礼赞是对城市的烦嚣以及充满谎言和野心的现实生活的厌弃,主人公朱丽在瓦莱山区感到心境平静悠闲,摆脱了烦恼。
(2)注重对感情的表现,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
《新爱洛依丝》颂扬了人的自然真实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充满激情的爱情,描绘了日内瓦湖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忏悔录》剖白了作者自我的灵魂,开启了文学艺术坦诚描写自我的先河,主人公敏感的性格,对大自然的感情,甚至无名的忧郁,都成为后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主人公的共同特征。
(3)作品充满激情
其作品被称为“抒情长诗”,以浓郁的感情色彩见长。文笔细腻准确,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感情的抒发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总之,卢梭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对文学描写对象的拓展,以及对新的表现方法的创新性尝试,都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创作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文学基础,可以说,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正是在卢梭开创的道路上前进。
6. 为什么说劳伦斯是一个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点上的作家?
【答案】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艺术上,劳伦斯是一个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点上的作家。
(1)思想上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传统,又跟现代主义文学精神保持了联系
劳伦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传统,但同时,他又从高扬人性与生命本能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跟现代主义的文学精神保持了联系。他的小说对生活的描写,一方面真实地再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外部生活和物质形态,另一方面又观照人性、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状态,努力展露在自然本能驱使下人物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具有现代小说的那种心理探索的内倾性特征。
(2)文学表现方法和形式既有传统小说的特点,又出现了现代小说的特征
劳伦斯小说的结构呈现出由历时结构向共时结构的转变,既有传统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却又不完全具有传统小说情节的节奏感、完整性和清晰度,而出现了情节淡化和暗示性等现代小说的特征。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同时,又重视对人物心理和本能的挖掘,大量运用象征,形成了独
具魅力的象征体系,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在劳伦斯笔下那丰富而复杂的象征物中,有的具有传统象征的那种明确而稳定的喻意,如《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小树林象征自然,格拉比庄园象征工业社会。有的象征物除了具有基本稳定、明确的象征意义外,又蕴含了深刻而含蓄模糊的心理、情绪和形而上的抽象意义,如黑夜、雪地、彩虹、凤凰等。在这类象征描写中,劳伦斯的主要目的是用自然物象和景致来暗示人的某种心灵隐秘,借以沟通物我,表达人的心灵在自然力启迪下的某种顿悟、反响和心态、情绪与意识的细微变化。这类象征具有传统美学不曾赋予的美学特征。
7. 请问“湖畔派诗人”创作怎样表达浪漫主义的?
【答案】“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二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湖畔派诗人”的创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浪漫主义:
(1)诗歌题材写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在诗歌题材上,他们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除此之外,他们还善于描写大自然,赋予大自然以一种提升的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的力量。
(2)诗歌语言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
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华兹华斯说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这就排除了一切应景、游戏之作; 诗必须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这就排除了“诗歌词藻”与陈言套语。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的作用在于使读者获得敏锐的判别好坏高下的能力,这样就能把他们从“狂热的小说、病态而愚蠢的德国式悲剧和无聊的夸张的韵文故事的洪流”里解脱出来; 湖畔派认为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
总之,湖畔派诗人的理论和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对英国诗歌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们否定诗歌的社会作用,美化中世纪的田园生活,提倡唯心主义、唯灵主义、神秘主义,把“听天由命”看成是人的“天性的永恒部分”等观点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拜伦和雪莱也对此进行过激烈的批评。
8. 试将《简·爱》和《呼啸山庄》作比较分析。
【答案】《简·爱》与《呼啸山庄》分别出自两姐妹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之手。使得这两部小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有两位作家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还有两部作品主题、内容、形象、风格和叙事上呈现出的相同与差异。
(1)《简·爱》与《呼啸山庄》的相同之处
①两部小说讲述的都是爱情故事,并反映了女性主义主题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女性渴望独立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