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巫术说
【答案】巫术说是20世纪以来西方影响最大的艺术发生理论。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巫术说的核心观点是: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原始巫术根植于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原始人通过偶像、图画等造型艺术手段,以达到巫术的目的,而原始艺术也就成为原始世界观的一种曲折反映。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了解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人的实用功利价值。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全地了解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2. 《艺术与视知觉》
【答案】《艺术与视知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思海姆的代表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完形心理学”,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知觉场”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的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并且对视觉结构作了大量分析,以此作为分析造型艺术的基础,充分阐释了他的“异质同构”说。
3. “师造化”理论
【答案】“师造化”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强调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论代表。它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如隋代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师造化”理论在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4. 油画
【答案】油画是以亚麻仁油、罂粟油等来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一个画种。其特点是操作自由,有广泛的可变效果,颜色遮盖力较强,能较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5. 印象派
【答案】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90年代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印象主义画家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此外,
印象主义的巨大潮流还波及到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发展。
6. 浪漫主义音乐
【答案】浪漫主义音乐是萌芽于18世纪末,形成于19世纪初的音乐创作思潮。这期间的欧洲是政治风云变幻频繁的时代,反映在艺术领域里,便产生了一种幻想式的、乌托邦性质的浪漫主义学派。在音乐上,它的艺术主旨是表现个人情感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的主观体验。浪漫主义音乐家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有自传性质的忧郁和孤独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更强调主观色彩的表现。
7. 异质同构
【答案】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该学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综合了心理实验与其他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其学说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8. 艺术思维
【答案】艺术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艺术思维对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双重加工,加工的重点在感性形式上,遵循的是个性的情感逻辑。现象是用共性概括个性,是自然作用于人的精神; 本质是用个性显示共性,是人的精神作用于自然。艺术思维特有的双重加工使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统一,即新的艺术形象、艺术品的诞生。
二、简答题
9. 艺术批评的性质、特征与作用?
【答案】(1) 艺术批评的性质
①从接受角度看,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方式之一。
②从创作于大众接受的关系角度看,它又是调节、引导它们。并使其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中介力量。
(2)艺术批评的特征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
(3)艺术批评的作用
①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②艺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的接受。
③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
10.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主要表现为:
(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
(2)环境设计,它是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
(3)视觉设计,它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利用视觉因素所进行的传达设计。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
11.简述南宋山水画的特点,南宋山水画派有哪些代表画家和代表作?
【答案】(1)南宋山水画的特点
①“以小观大”是画家创作和观者欣赏的最主要方法
“以小观大”是“边角之景”的绘画形式在美学思想上的反映。“小”不是体积被缩小的全景山水的个体,而是一个浓缩的点,是画家深入观察和深刻认识对象后提炼而出的点,并由此点作为物象之灵魂、意境之窗口。所以,南宋山水画的创作不再是着眼于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而是转向了物象本身的内在生命和意蕴。这大大增强了南宋绘画的概括性、含蓄性和象征性,并且能够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中国画学热衷于“小”的趣味,在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②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
“大斧劈皴”与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由后者带动的产物,是顺应了后者的形式变化而出现的技法改革。“边角之景”使得视角上从“以大观小”变为“以小观大”,视觉上从“远观其势”变为“近取其质”。如此以来,对山势的表达转变为对石质的描绘,包括其他草木等物,在画面上都要从朦胧的“势状”向切实的“质感”转变。从前的那些雨点皴、披麻皴、云头皴、拖泥带水皴等便不再适于这种表现,于是清刚利爽的大斧劈皴便应时而生。特别是当边角之景和局部特写从扇面小形制回归到长卷、立轴的大画面上,这进一步放大和凸显出山石等物坚硬、凝重的质感,大斧劈皱的侧笔猛扫,锋芒毕露,恰能实现画面所需要的质感效果。
(2)南宋山水画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南宋山水画作家以“南宋四家”为代表,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①李唐及其作品
李唐是开创“偏角山水”画风的宗师,北宋徽宗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他创格变体,开南宋绘画一代风气。代表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采薇图》等。
②刘松年及其作品
刘松年,淳熙初画院学生,绍熙年间(1190~1194年)升为画院待诏。其代表作《四景山水图卷》描绘西湖庭院别墅的四时景色:
a. 春景图中春风绿柳,芳草萎萎,外游寻春,生机盎然;
b. 夏景图中花繁树茂,新荷初展,主人端坐,静心纳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