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815经济法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司章程的作用及其效力。
【答案】(1)公司章程的作用
①公司章程是公司的根本准则,是公司最基本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公司组织与经营的最根本的事项,如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
②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范,公司章程作为公司的内部规章,由公司自行制定,由公司自己执行,为本公司提供了行为规范。
(2)公司章程的效力
①公司章程的时间效力。公司章程是随着公司的成立而发生效力,是在公司进行设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即公司成立之日起生效。当公司进行注销登记,被登记机关核准时,公司章程效力终止。
②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效力,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权力机关、业务执行和经营意思决定机关、监督机关都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办法产生,在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其次,公司应当使用公司章程上规定的名称,在章程确定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③公司章程对人的效力,股东要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享有股东的权利和负担章程规定的义务,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也应当遵守公司章程,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二、论述题
2. 结合WTO 规则,评析我国对外贸易法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答案】(1)我国《对外贸易法》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2004年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第九章专章规定了对外贸易促进。其卞要规定是:
①国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
②国家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风险基金。
③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
④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⑤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对外贸易经营者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对外贸易。
③对外贸易经营者可以依法成立和参加有关协会、商会。有关协会、商会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章程对其成员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生产、营销、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依法提出有关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维护成员和行业的利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成员有关对外贸易的建议,开展对外贸易促进活动。
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组织按照章程开展对外联系,举办展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其他对外贸易促进活动。
⑧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⑨国家扶持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
(2)WTO 规则的应用
WTO 倡导自由贸易,反对阻碍自由贸易。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为维护本国的利益,都灵活运用WTO 规则,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府对外贸易促进服务系统。通常它们都有强有力的促进出口战略,完备的出口促进法律政策,以官方或半官方机构主导,市场化机制运作。此外,西方各国每年均对出口提供数量巨大的财政支持,从支持规模与出口的比例上看,均超过我国现有的支持程度。
(3)对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评价和分析
对外贸易法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化,对外贸易法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不足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占.
①政策内容尚在建设中,远未形成完整体系。
②从总体上看,贸易促进体制主体不明、分工不清、效率不高、关系不顺、无法可依,如表面上看从事贸易促进的机构不少,各级外经贸系统、贸促系统以及进出口商会、协会都在开展贸易促进工作,但各自的分工和职能定位不明确,甚至是交叉、混乱的。
③目前我国政府促进出口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其来源是出口商品招标收入,而我国入世后出口商品招标收入已经逐渐减少,且基金使用方向大多为无偿使用,自身缺乏循环造血机制,因此中央财政对外贸出日的支持体系也越来越不稳定。
④政府对外贸出口的促进方式己经落伍,政府对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等己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 结合实际,试论我国经济法的实施。
【答案】(1)经济法实施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是经济法实施的三个重要环节,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法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经济法实施的现状
我国经济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健全市场监管方面,对于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对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说,经济法实施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必须肯定。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违法办案等恶劣行为也屡有发生。这种状况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败坏了国家的声誉,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今后,在抓紧制定迫切需要的经济法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强化经济法实施的重大意义,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经济法的有效实施。
(3)强化经济法实施的对策
①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法制教育。进行经济法制教育,既要面向广大群众,继续深入开展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提高全民的经济法律意识,增强经济法制观念,又要以提高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照经济法办事的能力作为重点; 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 要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
②加强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关于公务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任免、培训、权利和义务、考核、奖惩等有关规定,选择合格的人员担任经济执法、司法干部,加强对他们政治与业务的教育培训,加强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
③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为了解决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发展经济法实施的成果,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和司法机构的改革至关重要。国家应该尽快作出决定,坚决贯彻《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设立经济审判庭的规定,恢复和完善各级人民法院的经济审判庭。
④改革与完善经济执法、司法制度。要继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经济管理体制。要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要实行监管市场与经营市场分离的制度、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制度,以及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⑤建立与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为了建立与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强化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学界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重视对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完善并切实贯彻到经济执法、经济司法的实践中去。⑥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工作,必须采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审判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党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