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青海湖地区土壤含水量与富集特点研究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水分富集,粒度特征,土壤干层,青海湖地区

  摘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湖周边的刚察县吉尔孟乡、泉吉乡、西海镇地区打钻采样、含水量测定与粒度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土壤水分富集和粒度成分对含水量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
(1)吉尔孟乡低草地土壤上部0.6 m厚度含水量大于20%。在0.8~1.1 m之间土壤含水量低,出现了中度或严重干层。各土壤剖面的含水量都随着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土层越厚干层就越厚,且干化程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加重。
    (2)泉吉乡草地厚度为0.15 m、0.20 m、0.30 m及0.40 m的薄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大于15%,薄土层中土层厚度越大含水量越高。虽然薄土层由于土层薄没有土壤干层发育,但从薄土层含水量较低分析,薄土层分布区土壤干层也是存在的。
(3)西海镇沙柳林土壤上部含水量丰富,土壤剖面约0.6 m以上平均含水量一般大于20%,下部水分严重不足,1.1~2.0 m之间的平均含水量7.0%左右,干层厚度为1.1 m。
(4)青海湖地区土壤主要为粗粉砂为主,粒度组成特征随深度而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含水量和粒度呈反比关系。在吉尔孟乡剖面中,都是以粗粉砂含量高,平均含量为36.5%。细砂、极细砂及细粉砂的含量较高。粘粒、胶粒、中砂及粗砂含量较低。在泉吉乡的剖面中,都是以粗粉砂含量高,平均含量为41.3%。极细砂、粘粒及细砂的含量较高。细粉砂、胶粒、中砂及粗砂含量较低。在西海镇的剖面中,都是以粗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31.4%。细砂、极细砂及细粉砂的含量较高。粘粒、中砂、粗砂及胶粒含量较低。土壤上部粒度较细,下部粒度略变粗。
(5)青海湖地区土壤各钻孔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土壤上部含水量很高,并有较多的重力水出现,这是青海湖地区温度低,土层冻结期长、蒸发、蒸腾耗水少、土壤上部粒度成分细和近几年为降水量明显增多的丰水年造成的。土壤剖面下部粒度成分较粗,含水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6)青海湖地区土壤有中等和严重干层发育,指示在正常降水年,土壤0.8 m以下一般不能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土壤水分的收入大于支出,土壤水分处于负平衡状态。正常降水年土壤水分的负平衡指示该区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蒸腾消耗和地表径流损失之后,已没有多余的水分通过土壤向深层入渗补给地下水,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