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硕士]之机械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常用的螺纹联接的防松类型有_____。

【答案】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防松

2. 半圆键装配_____,但对轴的强度_____。

【答案】容易;削弱较大

3. 螺纹的螺旋升角愈小,螺纹的自锁性能力_____。

【答案】愈好

【解析】螺纹自锁的条件是螺旋升角小于等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即

4. 平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工作面_____(静联接),工作面_____(动联接),个别情况下会出现键的剪断。

【答案】压溃;磨损

5. 滑动轴承的润滑作用是减少_____,提高_____, 轴瓦的油槽应该开在_____的部位。

【答案】磨损;效率;非油膜承载区

6. 在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中,若偏心率增大,则轴承的承载系数_____,

轴承的阻力系数_____。

【答案】增大;减小

7.

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

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则平均应力

此时

_____

_____

8. 在_____的摩擦部位及_____工况下,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油;在_____的摩擦部位及_____工况下,宜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答案】高速运转或载荷较小;低温;低速运转或载荷较大;较高温度

9. 销钉连接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零件之间的_____。

【答案】相对位置

10.代号为31206的滚动轴承,该轴承的类型为_____,轴承的内径尺寸为_____mm,直径系列为_____,精度等级为_____。

【答案】圆锥滚子轴承;30; 2; 0级

【解析】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包括三项内容: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本题中,3为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由两位数字12组成,后一位数字2代表直径系列;内径度等级0级时忽略不写。

11.与平带传动相比,普通V 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_。

【答案】V 带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即V 带传动承载能力比平带的大

12.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可根据_____和传动链的_____来选择;当采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_____上。

【答案】链速V ; 节距P ; 链条松边内、外链板间隙

二、简答题

13.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的条件是什么?当热平衡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什么措施?

【答案】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的条件是:使蜗杆传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当热平衡条件不满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箱壳外面增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2)在蜗杆轴上加装风扇以提高散热系数(3)在箱体内油池中装蛇形冷却水管;(4)用压力喷油循环冷却润滑。

14.何谓润滑油的粘度?粘度相同的两种润滑油是否可以互相替代?有什么前提条件?

【答案】粘度的大小表示液体的稀稠程度,即表示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愈大,内摩擦阻力就愈大,液体的流动性就越差。

在同样的测试温度下的两种油的粘度相同时,才可以互相替代。

15.一刚性凸缘联轴器用普通螺栓联接以传递转矩T ,现欲提高其传递的转矩,但限于结构不能增加螺栓的数目,也不能增加螺栓的直径。试提出三种提高转矩的方法。

【答案】(1)改变材料,提高螺栓、螺母的强度级别。 (2)改用铰制孔螺栓联接。

(3)在被联接件之间加入减载零件,如减载销,减载套等。

16.试分析同步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答案】工作时,带内环表面上的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哺合而进行传动。由于带与带轮间没有相对滑动,保证了同步传动。

17.什么叫标准齿轮?什么叫变位齿轮?参数相同的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有什么关系?

【答案】如果一个齿轮的即

均为标准值,并且分度圆上的齿厚s 与齿槽宽e 相等,

则该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改变刀具与齿坯的径向相对位置加工出来的非标准齿轮称为变位齿轮。

参数相同的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在齿形方面存在着关系,两者的齿廓曲线是由相同基圆展成的渐开线,只是各自截取了不同的部位而已。

18.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常用的有几种?工作原理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有3种。

(1)摩擦防松:靠维持螺纹牙间不变的正压力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如双螺母。 (2)机械防松:用机械固定的方法使螺纹副之间无相对运动。如止动垫圈。 (3)破坏螺纹副:使螺纹副破坏,如冲点法。

19.什么是弹簧特性曲线?请画出三种弹簧特性曲线。

【答案】如图所示,弹簧特性曲线是表示弹簧载荷和变形之间关系的曲线。不同的弹簧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20.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链传动中的内部附加动载荷产生的因素哪些?

【答案】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链的疲劳破坏、链条的磨损、链的销轴和套筒的胶合、多次冲击破断、链条的静强度破坏。

链传动中的内部附加动载荷产生的因素有:(1)链条速度和从动轮角速度的周期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