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乡医学院郑州市儿童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亚基聚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方式。维系四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2.

【答案】

时的温度。

3.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答案】葡萄糖-丙氨酸循环是一种氨的转运过程。在肌肉中,由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接受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丙氨酸,丙氨酸是中性无毒物质,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将氮基移交or 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氮进入尿素合成途径,丙酮酸在肝细胞中异生为葡萄糖再运回至肌肉氧化供能。

4.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答案】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核酸降解或进食等从外界补充的含N 碱基或核苷合成新的核苷酸的途径。

5. 原癌基因

熔解温度是指核酸(DNA )热变性过程中双螺旋解开一半

【答案】原癌基因,又称转化基因,是指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一类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6. (年)外显子

【答案】外显子

是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

也存在于成熟的

中的区域。

分子中的核苷酸

序列。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内含子的

7. 无效合成(abortive synthesis)。

【答案】无效合成是指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在进入真正的转录延伸之前,RNA 聚合酶往往会重复催化合 成并释放短的RNA 分子,长度一般在6核苷酸左右的现象。

8.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答案】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的过程。

核酸的复性是指变性DNA 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二、问答题

9. 枯草杆菌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27600)是一种能催化某些氨基酸酯和酰胺水解的细菌蛋白酶。对于合成的底物N-乙酰-L-酪氨酸乙酯

(1)当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浓度是

时,计算

(3)计算

:被

枯草杆菌蛋白酶与

枯草杆菌蛋白酶的

水解的

是多少? 为

吲哚共同存在时的

当吲哚为分别为

(2)吲哚是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抑制常数

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的

【答案】(1)首先计算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浓度,然后计算

应当注意到,

在竞争性抑制的速度方程中和在双倒数作图中

(3)利用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

(2)因为哚是竞争性抑制剂,所以对于该酶催化的反应在有无抑制的条件下是相同的。

都不受[I]的影响,因此

10.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答案】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ppl )有3种: (1)(2)(3)

rRNA 转录酶,合成 rRNA 前体(18S 、2. 8S、28S );

mRNA (hnRNA )转录酶,合成mRNA 前体,专一识别蛋白质基因的启动子; 小分子RNA 转录酶,识别的启动子通常位于结构基因的内部,合成小分子RNA ,

如tRNA 、 5SrRNA 、snRNA (smallflu-clearRNA )等。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通常只有一种,识别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催化合成所有类别的RNA 。 11.是如何生成的?

【答案】度特异地识别。

的形成由合成酶催化,此酶对氨基酸及tRNA 两种底物都能高

反应消耗ATP , 分两步进行。(1)

:

任何一步出现错配,氨酰校正活性。

12.简述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学说。

(2)

合成酶都可加以更正,水解酯键,再与正确底物结合,即具有

【答案】(1)“锁钥学说”认为底物分子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像钥匙那样,专一地契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强调只有固定的底物才能契入与它互补的酶表面。

(2)“三点附着学说”认为立体对应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这就可能出现这些基团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能否互补匹配的问题,只有三点都互补匹配时,酶才作用于此底物,否则酶不能作用于它。

(3)“诱导契合假说”认为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13.用AgN03对在10ml 含有l.O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0ml 酶液中含纯蛋白质

14.如果下面的

设该酶最低分子质量为2,

所以,该酶的最低分子质量为

双螺旋从左向右进行转录,指出哪条链是有意义链,并写出转录产物的顺序。

【答案】上面一条为有意义链,其转录产物的顺序为:

是一种利尿剂,还可用来治疗青光眼,它能强烈抑制碳酸酐酶的活和体液的碳酸氢盐含量。有或无乙酰唑胺时对该酶的反应速率

15.乙酰唑胺性。碳酸酐酶参与调节

百分数)对底物浓度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判断乙酰唑胺的抑制性质。

【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