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 )。

A. 云南元谋

B. 浙江余姚

C 内蒙赤峰

D 河南安阳

【答案】B

【解析】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己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2. 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 )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 赣

B. 湘

C. 晋

D. 浙

【答案】C

【解析】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袭至今。现省会太原市,简称“晋”

3. 南北朝时期的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农书》

【答案】A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姗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4. “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指( )。

A. 经、史、子、集

B. 四个藏书地

C. 编修四库全书时的四个地方

D. 清代宫廷图书馆

【答案】A

【解析】“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附佛、道二类,不列入四部之内,从此有了“四部”之称。《四库全书》就是按四部分类法编选的,所以名日“四库”。

5.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位于江西。

A. 番尽阳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D. 洪泽湖

【答案】A

【解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隶属于上饶市。

6. 下列哪个人物没有出使西域( )。

A. 张骞

B. 班超

C. 郑和

D. 班同

【答案】C

【解析】郑和明代初年入宫为太监,后归燕王朱棣,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升为内官监太监,深受朱棣信赖,被委以出使海外的重任。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远航,并没出使过西域。

7. 下列哪项是道教中代表北方的四大保护神( )。

A. 青龙

B. 白虎

C. 朱雀

D. 玄武

【答案】D

【解析】道教认为玄武是黄帝托胎转世,生为净乐国王子,入太和山修炼成仙,被玉帝封为

玄武,守护北方,非玄武不能担当此任,改太和山为武当山。

8. 甲骨文发现地是( )。

A. 洛阳

B. 安阳

C. 信阳

D. 荣阳

【答案】B

【解析】“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9. 哪位名医是汉代的? ( )

A. 李时珍

B. 扁鹊

C. 华佗

D. 孙思遂

【答案】C

【解析】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0.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 ),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答案】B

【解析】颜师古注曰:“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宛如景在画中,妙不可言。

11.被法国《通用百科全书》誉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日知录》

D.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