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需要考虑颅骨感染的临床表现有()。 发热,头痛,额顶局部红肿,按压疼痛,且近期内有头部外伤、放疗或手术史。 头皮下囊性脓肿形成,破溃,长久不愈,体检发现已有瘘管和死骨形成,伴全身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数高。 头痛,发热,血白细胞大于20×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头部影像出现骨质破坏、疏松、周围骨质硬化;出现死骨。 血常规可见到白细胞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不发热,有咳嗽,无头部外伤、放疗和手术史,无头部症状体征。 头部有明显的稳定手术瘢痕,提示10年前开颅史,此次发热,流涕,不伴头痛,无神经症状、体征。
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的联合用药是() 氢氯噻嗪和阿法骨化醇。 氢氯噻嗪和地高辛。 非甾体消炎药和华法林。 氨基糖苷类和呋塞米。 甲氨蝶呤和复方磺胺甲恶唑。
制备抗血清时,若免疫原很宝贵,可选择下列何种免疫途径()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
患者女,57岁,因“心绞痛”来诊。患者与人吵架时突发心绞痛,医生给予如下处方:内关、神门透阴郄、郄门、膻中、至阳、心俞、太冲。分两组施针。先取一组,每穴持续捻转1分钟,留针30分钟。根据心电图情况及患者具体症状体征,起针后再续针第2组穴位,依前法施行手法。针对患者的取穴法不含() 取内关是表里配穴法。 取神门透阴郄属本经配穴法。 取内关、太冲属上下配穴法。 取膻中、心俞属前后配穴法。 取心俞、膻中属俞募配穴法。
属于无器械锻炼的是() 太极拳。 八段锦。 搓滚舒筋。 蹬车活动。 弓步云手。
患者女,57岁,因“心绞痛”来诊。患者与人吵架时突发心绞痛,医生给予如下处方:内关、神门透阴郄、郄门、膻中、至阳、心俞、太冲。分两组施针。先取一组,每穴持续捻转1分钟,留针30分钟。根据心电图情况及患者具体症状体征,起针后再续针第2组穴位,依前法施行手法。神门穴的定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