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614政治学、管理学基础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2. 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答案】①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它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作用。

②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分。直接选举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当选代表来投票选举。

3. 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4. 雅典奴隶民主制

【答案】雅典奴隶民主制体现着雅典奴隶主自由民多数人的主权,重视公民个人的自由和平等,雅典的官吏制度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在雅典国家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制度,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

性和狭隘性。

5. 一院制

【答案】一院制立法机构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构。主张一院制的学者从卢梭的主权是对公意的运用、公意只有一个的观点出发,坚持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学说,设定人民的共同意志只能由单一的立法机构来实现。

6. 政府机构

【答案】政府机构在广义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狭义的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政府或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武装力量,主要指军队。

7.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8.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其特性主要表现在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和特定的职能性,国家机构执行着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全部职能,不同的国家机构和部门来履行着不同的政治职能,它的设置一般遵循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简答题

9. 如何认识公共治理的参与性原则?

【答案】参与原则是民主的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传统统治和管理模式基本上将管理对象排斥在外,统治者和管理者扮演着高高在上的垄断者的角色,少数精英利用他们既有的资源对大多数普通公民实行政治和知识上的统治与管理,被统治者和被管理者只能接受这种被支配、被控制的命运。但是,这种观念显然与普遍人权和民主治理的理念相冲突,治理观念的产生就意味着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型关系。这种管理小是少数垄断多数,也不是知识垄断无知识,而是民主地确立了绝大多数公民都有资格来观察、参与和发表意见,政治行动在平等互动中展开。这就是参与的基本含义。

参与包含着几个特别重要的关联要素。

(1)授权。授权是指掌握主导权的政府和组织将决策权授予社会和组织内成员,允许他们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并对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授权是参与的前提,没有充分的授权,任何参与可能都意味着非法,而非法的参与并不能带来良险互动,相反却可能导致对抗和压制。

(2)基层自治。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基层官员真正要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机械的执行权,而且要有部分自治权,即能够自我决定如何执行甚至变革政策和计划。

(3)对话协商。参与不单单是沉默的行动,沉默的行动不能构成自足的政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的沉默合作常常意味着高压休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广泛活跃的参与常常伴随着此消彼长的发表意见的声音。公众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对话协商的境界,不同声音的表达自然需要沟通和协商,逐渐形成共识性计划。参与式民主围绕着公共利益这一最大的目标展开,它的倡导者设想,公共利益可以通过鼓励员下、顾客和公民对政策和管理决策进行最大限度的参与来体现。

10.简述集团政治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答案】集团政治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即所谓“补会解组”了,但是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人们就不仅失去了情感方面的依托,甚至部分丧失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也即所谓“社会重组”。在此意义上,组织形式、组织规模、活动方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出现,满足了人们寻求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这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转型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就已经意味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20世纪以来,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界限随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和阶级之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而有所淡化,某些在过去非常明显的社会界限被集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所覆盖。但是,他们的利益需求同样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质,也同样形成了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集团性的政治结构。

(3)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生的制约。

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利益集团的出现的确成了一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力量,是要以团体的力量去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在此意义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更深入的介入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刺激了各种利益群体通过组织行为来保护或争取自身权益。

(4)西方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利益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的认可,其活动本身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本身的弹性空间。

(5)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在欧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的过程、背景和独特的原因。要弄清一个国家具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展和组织活动的情况还要深入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11.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历史阶段?

【答案】中国人对于政治的研究,几乎与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按其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五大阶段:

(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

大约从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和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当时的政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