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电信知识竞赛题库>第七章风险分析与决策题库

问题:

[单选] ()不但考虑了风险因素在未来变动的幅度,还考虑了这种变动幅度在未来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大小及对项目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

A . A、盈亏平衡分析
B . B、敏感性分析
C . C、风险分析
D . D、临界点分析

综合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2008年6月1日,W材料结存1400千克,账面余额38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8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W材料业务如下: (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W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W材料59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W材料500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4)6月20日,销售W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71万元,增值税额为29.07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5)6月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W材料50千克,该批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2.38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6)6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①生产车间领用W材料2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20件、B产品10件、A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24千克,B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52千克,材料成本在A、B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50千克。 ②委托加工一批零部件,发出W材料100千克。 ③6月30日对外销售发出W材料600千克。 (7)6月30日,W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00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1)编制甲公司第(1)至(4)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6月份W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①编制甲公司第(5)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②计算甲公司A产品、B产品应分配的W材料成本。 ③编制甲公司第(6)项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账面余额。 (5)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6)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和蒙特卡洛模拟法是风险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 A、概率分析。 B、解析法。 C、调查和专家打分法。 D、杠杆分析。 A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的相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是一家销售家用电器的商业企业,其商品除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外,还向经销商销售。其中向终端客户的销售均为现销,而向经销商销售则采用授信的方式予以赊销,并按合同约定的日期收回款项。 由于预计2010年的销售形势不太乐观,甲公司在2010年放宽了授信额度来增加销售收入,同时还延长了收款的时间。 2010年,甲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25%(董事会制定的当年预算目标是增长24%,甲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2%),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000万元(2009年为3000万元);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200万元(2009年为210万元)。 假定甲公司2010年的税后利润为3000万元,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税后利润的10%。 假定甲公司计算机化的内部控制预期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的审计采用了综合性的审计方法。 要求: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分析,是项目评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静态确定性。 静态不确定性。 动态确定性。 动态不确定性。 “三项预测值”分析方法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中的一种,下面哪个是不属于“三个预测值”。() A、最乐观预测值。 B、最悲观预测值。 C、最可能预测值。 D、最不可能预测值。 ()不但考虑了风险因素在未来变动的幅度,还考虑了这种变动幅度在未来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大小及对项目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参见教材P228。【该题针对“风险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