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之高分子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问答题
1. 有关
晶型
的研宄,对解释
的配位聚合机理有哪些贡献?
(层状)、
(链状)、
另一部分像
【答案】其主要贡献如下。 (1)弄清了(层状,但与
(2
)根据四种
有四种晶型,其相应的结构为:的堆积方式不同)、
(屡状,其结构一部分像
但不是二者的混合物,而是一种独立的晶型)。
的不同结构,估算了它们失去氯原子而形成空位的可能性。例如
,
既有一个空位,也有两个空位;根据失去氯原子
上的形成轨迹一致。 烯烃聚合活性的不同和
可产生一个空位,而
符,从而证明了活性中心是处于所得聚合物结构上的差异。
(4)根据
的晶体结构,提出活性种是一个以
离子为中心,上带有一个烷基(或
增长链)、一个空位和四个氯的五配位
正八面体。活性种相对于晶体基面倾斜
在
上引发聚合的机理引发剂。
能量的大小,计算出在晶体边、棱上产生空位的数目。该空位数与实验测得的活性中心数基本相
晶体的边、棱上,且与聚合物在
和
对
(3)根据上述结果,可合理地解释
这是第一次为活性种的结构和几何形状提出具体形象的研宄。
(5)根据活性种的立体化学和配位聚合论点解释了和立构规化成因。
(6)可由
单金属模型的量化描述和分子轨道能量预期新的
' 的引发体系并讨论顺式
的成因。
的顺丁橡胶。共轭
加成的单体单
2. 列举丁二烯进行顺式
【答案】用
引发体系进行丁二烯聚合可以得到高顺式
形式配位,则得到顺式
双烯在聚合过程与活性中心金属配位时,若以顺式. 元。其机理可简单示意如下:
3. 什么结构因素决定了自由基的活性?
【答案】自由基的活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①取代基共轭效应:使自由基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自由基的能量,自由基活性减弱。②取代
基诱导效应:供电子取代基的效应使自由基电子云密度增加,能量升高,自由基活性增强;而
吸电子取代基的一I 效应使自由基电子云密度降低,能量降低,自由基活性减弱。③空间位阻效应:取代基的位阻和排斥作用给自由基的反应增加了困难,自由基活性减弱。
当①和②对自由基稳定性影响发生矛盾时,共轭效应起主导作用。当②和③对自由基稳定性影响发生矛盾时,空间位阻效应起主导作用。
4. 以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分别以
为引发剂,在相同条件下使苯乙烯聚合,判断
因
聚合速度的大小顺序。若以环己烷作溶剂,聚合速度大小顺序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以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的速度顺序是:
为乙二醇二甲醚是溶剂化能力很强的溶剂,可使金属离子溶剂化。金属反离子的半径越小,其溶剂化程度越大,因而紧对活性种的浓度越小,松对和自由离子活性种的浓度越大,链增长速度也越大。碱金属原子半径的顺序是:
所以苯乙烯在乙二醇二甲醚中的聚合速度顺序是
:
这是因
以环己烷为溶剂时,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的速度顺序是:
为环己烷基本上无溶剂化能力,所以活性种的反离子基本上未溶剂化。金属反离子的直径越大,正、负离子的解离度越大,因而链增长速度越大。反离子半径的尺寸从锂到钾变大,所以在环己 烷中苯乙烯的聚合速度是
:
5. 使用引发剂时,需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用什么方法除去残存的引发剂?怎样分离和鉴定全同聚丙烯?
【答案】由于
引发剂遇到
等会发生剧烈反应,所以聚合需在高纯
保
护下进行,所需试剂和聚合容器均需净化、干燥、除去空气并在密封条件下聚合,溶剂不能含活泼氢等有害杂质。残存的引发剂可通过加水、醇或螯合剂脱除,然后进行干燥。
全同聚丙烯可用沸腾庚烷萃取法分离和鉴定。其他鉴定方法还有光谱法(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谱)、熔点、密度等物理方法。
6. 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高分子?
(1)水;(2)羊毛;(3)肉;(4)棉花;(5)橡胶轮胎;(6)涂料;(7)乙醇;(8)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2)、(3)、(4)、(5)、(6)和(8)。
二、计算题
7. 缩聚反应如何分类?
【答案】(1)按反应热力学分为平衡缩聚和不平衡缩聚。 (2)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为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3)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为均缩聚、混缩聚和共缩聚。
(4)按反应中形成的键分为聚酯化反应、聚酰胺化反应和聚醚化反应等。
8. 计算在反应程度为二酸的投料比。
:时获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尼龙-66所需要的己二胺和己
【答案】聚酰胺的聚合度为:
解得
若己二酸过量,则己二酸与己二胺物质的量投料比为1:0.987; 若己二胺过量,则己二胺与己二酸物质的量投料比为1:0.987。
9. 某一聚合物是由相对分子质量100的10个、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5个混合在一起,试计算出聚合物各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10.用3mol 邻苯二甲酸酐和2mol 甘油进行缩聚反应。先将甘油装入反应釜中,加热至边搅拌边慢慢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待全部溶解后,温度逐渐升至的酸值迅速下降,此后,酸值降落趋缓,将温度逐渐升至
在此温度下,反应物反应继续在此温度下进行,
直至树脂达到适宜的性能指标,测定树脂的熔点、酸值及在乙醇与苯混合液中的溶解性能以控制反应[酸值是指中和lg 树脂中的游离酸所需KOH 的质量(mg )]。从理论上计算,反应达到什么酸值时为凝胶点?因此必须在此点以前终止反应(K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
【答案】该体系为非等物质的量体系,其平均官能度为:
则其在凝胶点时的反应程度为:
凝胶时体系残留的邻苯二甲酸
酐
(g )。所以
凝胶点的酸值
体系总质
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