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53地理教学专业基础(含地理教学论、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径流阶段及特征。

【答案】径流主要由降水、流域蓄渗、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等环节组成。

(1)降水是大气向流域空间的供水过程。它为径流形成提供主要水源,是流域生成径流的必要条件。降水不仅有雨、雪等形态上的不同,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也不均匀。降水的这些特点使径流形成极为复杂。

(2)流域蓄渗指雨水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和填洼等综合过程。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称截留。水分从地面渗入土壤的过程称下渗。水分停蓄在地面洼陷处称填洼。降水之初,除降落在河槽水面和不透水面积上的一小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径流外,大部分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是被植物截留、渗入土壤和充填地面洼地。降落在透水面上的雨水将全部渗入土壤;大于下渗能力时,雨水除按下渗能力入渗外,超出下渗能力的部分便形成地面径流,通常称它为超渗雨或净雨(有效雨量)。下渗的雨水,一部分滞蓄在土壤中,随后经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而损耗;一部分继续向下运行,遇到相对不透水层时,形成表层流;如果此时土壤饱和层接近地面,则可产生饱和坡面流。当下渗水流到达地下水面后,则形成地下径流。因此,蓄渗过程与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3)坡地汇流

指水流沿坡地向河网的流动和汇集过程,它包括坡面汇流、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坡面汇流首先在降雨满足了蓄渗的那部分面积上开始,然后,产生汇流现象的面积逐渐扩大。坡面汇流的流动形式往往是许多时分时合的沟流。当雨强较大时,也可旱现为片流。在流动过程中,坡地汇流一面继续接受降雨补给,一面又继续下渗,直到降雨终止后,地面滞蓄消尽(见地面滞留)坡面汇流即停止。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是水流在有孔介质中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它们的汇流速度比坡面汇流低,其中地下汇流最慢,在降雨终止后它们并不立即停止,而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在径流形成过程中,坡地汇流实质上是在蓄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径流成分,在坡地范围内,在时间上的第一次再分配。通常把三种径流成分加入河网的过程口y 总入流。

(4)河网汇流

指水流沿河网中各级河槽向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水流注入河槽在重力作用下,向河流下游流动,在运行中不断接纳各级支流的来水和旁侧入流的补给,使水量不断增加,最终在出口断面形成流量变化过程。当一次降雨形成的水流全部流出流域出口断面时,一次径流形成过程即告结束。河网汇流是三种径流成分在时间上的第二次再分配。

2. 为什么说近地气层大气的热源主要是地面? 近地气层温度有何变化规律?

【答案】(1)地面是近地气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的原因

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但近地气层略有差异。白昼,太阳照射地面,地面升温后,再把热量传递给附近空气,形成近地层空气温度高,上层空气温度低的现象,在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前后,地面温度可达50℃以上,而百叶箱内的气温一般只有30℃左右,则垂直温度梯度很大。夜间,太阳辐射消失,出现近地气层降温快于上层,近地气层内下层温度低于上层温度的逆温现象。

(2)近地气层温度变化规律

白昼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形成空气密度上大下小,在垂直方向容易产生对流运动;夜间相反,很难产生上下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风平浪静的局面。

3. 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答案】(1)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

(2)群落的水平结构复杂性的原因

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的相互作用。

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风布植物、动物传布植物、水布植物分布可能广泛。而种子较重或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往往在母株周围。同样是风布植物,在单株、疏林、密林的情况下扩散能力不相同。

②环境异质性。由于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和结构、水分条件的异质性导致动植物形成各自的水平分布格局。

③种间的相互作用。植食动物明显地依赖于它所取食的植物的分布。还有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的结果。

4. 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有哪些关系?

【答案】(1)与其他地理分科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分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其他分科有密切关系。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必须与区域自然地理研究结合进行。

(2)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学科和生物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学科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关系。

①部门自然地理学便是自然地理学与相邻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②自然地理学正是通过部门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学科或生物科学处于紧密联系之中。

(3)自然地理学的新发展

当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导致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即环境科学的形成。它汇集了自然科学、技

术科学及社会科学,共同对这个新领域进行综合研究。自然地理学也参与其中。自然地理学既可运用自己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也可以从中得到促进和提高,使本门学科更具有生命力。

5. 怎样理解土壤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关系?

【答案】(1)土壤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具有以下生态环境功能:

①土壤支持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维持、调节和控制着地表物质循环过程;

②对大气圈水分、碳循环、热量平衡等有重要影响。土壤圈与大气圈在近地表层进行着频繁的水分、热量、气态物质的迁移转化,土壤不仅因其疏松多孔而能接收大气降水及其沉降物质以供应生命之需,而且还能向大气释放CO 2、CH 4、N 2O 等气体,参与碳、氮、硫、磷等元素的全球循环,并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

③将大气降水重新分配为入渗、地表流失、下层土壤内流失和地下水流失,影响地表水资源的总量及其化学成分;

,使岩石圈遭受外营力破坏性影响得以缓解; ④作为地球的“皮肤”

⑥在分解人类生活垃圾、净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土壤和人的关系

①土壤向人类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通过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分解和净化人类生存环境中污染物和废弃物,因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首端,又是维持生存环境质量的净化器。土壤支撑社会经济构架并保护人类文明遗产。

②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合理使用可改良土壤,反之会引起土壤退化。

6. 根据全球森林植被对温度的适应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类型?

【答案】根据全球森林植被可以划分为:

(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温多雨地区;

(2)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地区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地带性森林类型。在日本称照叶树林,欧美称月桂树林,中国称常绿栋类林或常绿樟拷林;

(3)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之间的过渡类型;

(4)常绿硬叶林:是在世界范围内反映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型气候的典型植被;

(5)夏绿林: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称为夏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

(6)针阔叶混交林:是寒温带针叶林和夏绿阔叶林问的过渡类型;

(7)针叶林:是指以针叶树种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种森林植物群落的总称;

(8)红树林和竹林:红树林是由一群水生木本植物组成的海岸植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在全市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众多。

7. 地下水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地下水有哪些类型?

【答案】(1)地下水分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