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信访问题作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重要因素,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信访制度沿革的历史考察,探究信访问题产生的文化基础;通过对信访案件类型及信访问题成因的分析,探讨构建信访制度的事实基础;通过对现有信访制度体系的分析,探究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努力。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以山东省A镇的信访实践作为展开讨论的事实基础。通过对该镇信访案件实际状况的分析以及对两个具有典型意义信访案例的剖析,展现当前信访制度体系中各制度主体的博弈动机与过程,以求达到揭示信访成因的目的;通过对当前信访制度体系下对信访案件的查办模式、查办方式及考核模式的分析,对今后我国信访问题的制度性解决在短期、长期内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社会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 信访制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状态大体同行。如果我们不能对文化体系建设的方向做出明确的回答,中国仍将在历史洪流的回漩中徘徊好久。从短期来看,信访制度作为对现实的妥协,仍有其作用的空间,但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其予以完善;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培育社会自治主体,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挖掘,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通过对国家治权与社会治权的科学划分,确定二者各自的作用领域。具体到信访问题的制度性解决这一问题上来,最终的出路是在对国治权系统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国家公共权力配置,在保证公共机关高效运转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大众提供全面、快捷、方便的救济渠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