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思考题

1. 怎样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答案】(1)面试是指通过应聘者与面试考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对应聘者做出评价的力法。

(2)为了保证面试的效果,一般来说都要按照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面试:

①面试准备。面试准备阶段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a. 选择面试考官;

b. 明确面试时间;

c. 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d. 准备面试材料;

e. 安排面试场所。

②面试实施。这是面试的具体操作阶段,也是整个面试过程的主体部分,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小的阶段:

a. 引入阶段;

b. 正题阶段;

c. 收尾阶段。

③面试的提问技巧。

a. 善于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包括:行为型问题; 情境型问题; 智能型问题; 意愿型问题。

b. 提问时尽量避免应聘者能用“是”与“否”回答问题。

c. 不论应聘者的回答是否正确,都不要做任何评价,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必要时给予目光接触以示鼓励。

d. 注意掌握和控制时间,不要让应聘者支配整个面试,使得面试考官无法问出所有的问题。④避免面试中的错误。面试是考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⑤面试结束。

2. 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 如何避免?

【答案】(1)绩效考核的误区主要有:

①晕轮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以员工某一方面的特征为基础而对总体做出评价,通俗地讲就是“一俊遮百丑”。

②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指考核主体使用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不是根据客观情况来对员工进行评价。

③近期误差

这种错误是指以员工近期的表现为根据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④首因效应

这种错误和近期误差正好相反,是指考核主体根据员工起初的表现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⑤像我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将员工跟自己进行对比,与自己相似的就给予较高的评价,与自己不同的就给予较低的评价。

⑥对比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在绩效考核中,因他人的绩效评定而影响了对某员工的绩效评价。

⑦溢出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根据员工在考核周期以外的表现对考核周期内的表现做出评价。⑧宽大化倾向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放宽考核的标准,给所有员工的考核成绩都比较高。

(2)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错误或者不当的行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绩效日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具体、明确。第二,选择恰当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应当对员工在考核指标上的表现最了解。第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例如强制分布法和排序法就可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倾向。第四,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考核开始前要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指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误区,从而使他们在考核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这些误区。

3. 如何建立胜任素质模型?

【答案】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通常有六个关键步骤:

(1)确定绩效标准

胜任素质的基本思路是对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根本性区别,然后用这些胜任素质去预测一个人的绩效。因此,要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首先需要确定绩效标准。这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确定绩效标准时,最好采用绩效管理中设定的标准,尤其是一些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

(2)确定效标样本

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绩效标准,对企业现有的人员进行评价与判断。一般来说,我们建立的都是鉴别性胜任素质模型,找的也是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两组人。从理论上来说,在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时,每一组应该不少于10人,具体需要根据情况灵活确定。

(3)获取样本数据

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专家小组评议法、间卷调查法等,但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为主。后面我们会对行为事件访谈进行专门介绍。

(4)数据处理分析

在这一步骤中,对搜集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可以确认区分杰出表现者与一般表现者的胜任素质,这个过程称为成立假设、主体分析或概念形成等环节。

(5)建立初步的胜任素质模型

这一步骤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优秀组和普通组在每一胜任素质出现的频次和等级的差别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找出两组的共性与差异特征,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特征归类,确定胜任素质项日; 根据频次的集中程度,估计各类特征组的大致权重,然后确定每项胜任素质的等级; 描述胜任素质等级; 最后以文字和图表或是二者结合的形式将胜任素质模型呈现出来。

(6)验证胜任素质模型

验证胜任素质模型可以采用已有的优秀与一般的有关标准或数据进行检验,其关键在于组织选取什么样的绩效标准来做验证。验证模型可以采用万种模式来确认其有效性:①研究人员可以搜集杰出与一般表现者的第二个效标样本,再次用行为事件访谈来收集数据,分析建立的胜任素质模型能否区分第二个效标样本②根据胜任素质模型编制评价量表,来考察“预测效度”。

4. 如何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答案】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对培训与开发含义的准确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培训与开发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小只是某部分员工。

(2)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下作相关,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应当包括在培训与开发的范围之内。

(3)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4)培训与开发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说,培训与开发应当由企业来组织实施。

二、案例分析题

5. 平安保险的绩效管理

[1].你如何看待平安保险采用的强制比例分布?

[2].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平安保险对前线职位与后台职位是如何区别对待的?

[3].平安保险是如何保证绩效考核的透明性的? 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在我看来,让一个人待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才是真正野蛮的行径。

(1)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绩效考评客观对某一时间段内员工或组织的工作过程、结果等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并且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绩效奖金分配、薪酬调整、岗位晋升、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促进员工或组织不断提高绩效水平,保证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及战略规划的落实。

(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企业并不能有效利用绩效考评结果,致使绩效管理的功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对待考评结果的强制分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