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为什么说中断是0S 赖以生存的基础?
【答案】(1)中断在操作系统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多道程序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中断,就不可能实现多道程序,因为进程之间的切换是通过中断来完成的。
(2)中断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为了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和实现CPU 与I/O设备并行执行,也必需有中断的支持。
(3)中断处理程序是I/O系统中最低的一层,它是整个I/O系统的基础。
2. 什么是Zipf 定律? 按照管风琴算法规定,在单个磁盘上应如何存放多部电影?
【答案】(1)有许多流行的事物,如流行电影、流行音乐、访问Web 网页等,大体上都遵循一种可预测模式,该模式又被称为定律。该定律可描述为:
C 是一个常数,100或1000时,C 值分别为0.341、(2)其中,其值可由上式算出,当N 为10、
0.193和0.134。上式中的1、2、3、4等分别可以表示第1流行的电影、第2流行的电影等。当系统中存储了1000部电影时,第1流行的电影被点击的概率为0.134, 第2、3、4流行的电影被点击
0.045、0.034。的概率分别为:0.067、由此产生了一个管风琴算法
5流行的电影又存储在第2、3流行的电影的外面两边,如图所示。
该算法规定,将第1流行的电影存储在磁盘的中央,第2、3流行的电影存储在第1流行的电影的两边,第4、
图 多部电影按管风琴算法分布
3. 常规存储器管理方式具有哪两大特征? 它对系统性能有何影响?
【答案】(1)常规存储器管理方式的特征
①一次性
是指作业必须一次性地全部装入内存后方能开始运行。在传统存储器管理方式中,无一例外地要求先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后方能运行。正是这一特征导致了大作业无法在小内存中运行,以及无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多道程序度,直接限制了对处理机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的提高。事实上,许多作业在运行时,并非需要用到全部程序和数据,如果一次性地装入其全部程序和数据,显然也是对内存空间的一种浪费。
②驻留性
是指作业被装入内存后,整个作业都一直驻留在内存中,其中任何部分都不会被换出,直至作业运行结束。尽管运行中的进程会因I/O等原因而被阻塞,可能处于长期等待状态,或者有的程序模块在运行过一次后就不再需要(运行)了,它们都仍将驻留在内存中,继续占用宝贵的内存资源。
(2)常规存储管理方式的特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次性及驻留性特征使得许多在程序运行中不用或暂时不用的程序(数据)占据了大量的内存空间,而一些需要运行的作业又无法装入运行,显然,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内存资源。
4.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常采用哪几种页面置换算法?
【答案】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通常采用页面置换算法有:
(1)先进先出(FIFO )页面置换算法
这是最早出现的置换算法。该算法总是淘汰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即选择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予以淘汰。该算法的特点就是实现简单;
(2)LRU 置换算法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 )的页面置换算法,是根据页面调入内存后的使用情况进行决策的。由于无法预测各页面将来的使用情况,只能利用“最近的过去”作为“最近的将来”的近似,因此,LRU 置换算法是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该算法赋予每个页面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一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t ,当须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其t 值最大的,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3)Clock 置换算法
是一种LRU 近似算法,可分为简单的Clock 置换算法,和改进型的Clock 置换算法。在改进型Clock 算法中,除须考虑页面的使用情况外,还须再增加一个因素,即置换代价,这样,选择页面换出时,既要是未使用过的页面,又要是未被修改过的页面。把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页面作为首选淘汰的页面。由访问位A 和修改位M 确定淘汰页;
(4)最少使用(LFU :
面被访问的频率。
(5)页面缓冲算法(PBA :)
)置换算法 在采用最少使用置换算法时,应为在内存中的每个页面设置一个移位寄存器,用来记录该页
页面缓冲算法(PBA )既可改善分页系统的性能,又可采用一种较简单的置换策略。
5.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哪些硬件支持?
【答案】(1)为实现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①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
它是在纯分页的页表机制上增加若干项而形成的,作为请求分页的数据结构。
②缺页中断机构
即每当用户程序要访问的页面尚未调入内存时,便产生一缺页中断,以请求0S 将所缺的页调入内存。
③地址变换机构
它是在纯分页地址变换机构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2)为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请求分段的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①请求分段的段表机制
这是在纯分段的段表机制基础上增加若干项而形成的。
②缺段中断机构
每当用户程序所要访问的段尚未调入内存时,产生一个缺段中断,请求0S 将所缺的段调入内存。
③地址变换机构
与请求调页相似,实现请求调段和段的置换功能也须得到相应的软件支持。
6. 多媒体系统中对磁盘调度比传统OS 更为容易处理的地方又有哪些?
【答案】多媒体系统中对磁盘调度也有比传统OS 更容易处理的地方,即在播放时有着很强的可预测性。
7. 何谓提前读和廷迟写?
【答案】(1)提读的定乂
提前读是指用户(进程)对文件进行访问时,经常采用顺序访问方式,即顺序地访问文件各盘块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读当前块时可以预知下一次要读的盘块。因此,可以采取预先读方式,即在读当前块的同时,还要求将下一个盘块(提前读的块)中的数据也读入缓冲区。这样,当下一次要读该盘块中的数据时,由于该数据已被提前读入缓冲区,因而此时便可直接从缓冲区中取得下一盘块的数据,而不需再去启动磁盘I/0, 从而大大减少了读数据的时间。这也就等效于提高了磁盘I/O的速度。
(2)延迟写的定义
延迟写是指在缓冲区中的数据,本应立即写回磁盘,但考虑到该缓冲区中的数据在不久之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