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阴阳之韵——论阴阳思想与中国乐舞

关键词:阴阳思想,韵,中国乐舞

  摘要



摘 要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傲立于世界顶峰,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绚丽夺目的文化精粹加以继承和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论文以中国乐舞的审美为主线,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想的内在精髓进行剖析,以“阴阳”思想对中国乐舞的影响作为主体,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               
1、第1章。主要从“阴阳”的思想出发,首先,对“阴阳”思想的起源、发展等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其次,以道家、儒家、法家这三家为例,说明“阴阳”思想对诸子各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对“阴阳”思想的原理的内在精髓进行挖掘,并对当今社会发展中“阴阳”思想的扩展进行剖析。
2、第2章。主要从“阴阳”思想与中国乐舞本体的审美特点入手进行研究和分析。(1)静态之“相”。对中国乐舞的基本体态和静态造型等静态特征进行阐述,分析“阴阳”思想对中国乐舞静态特征形成的影响。(2)动势之“态”。对中国乐舞运动中的姿态以及动作与动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剖析,分析“阴阳”思想对中国乐舞动势特征的形成影响的因素。(3)行云之“法”。对中国乐舞编排的运动准则进行总结,分析“阴阳”思想对中国乐舞法则和规律的形成的影响。
3、第3章。主要从中国乐舞的审美对“阴阳”思想的体现这个视角来分析。(1)“天人合一”是“阴阳”哲学思想中重要的思想体现之一,在古代哲学中,“阴阳”思想是把阴与阳这两个对立范畴合两为一,从而相互融合为一体的辩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此思想的拓展,同样这种思想的种子也播撒到中国乐舞艺术追求的土壤中,使其成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2)“圆”——中国乐舞的审美标准。“阴阳”之和形成了圆,这在《周易》中充分表明了这一论点,同样中国乐舞把“圆”这一思想作为自身的审美标准,无论是乐舞的基本姿态,还是动作的运动规律和手臂动作,无不例外的都在追求“圆”这个标准。(3)“刚柔”——中国乐舞的内在气质。“刚柔”是“阴阳”哲学思想辩证关系派生的体现。“阴”对应着“柔”,“阳”对应着“刚”,正因为乐舞时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刚柔相交替,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中国乐舞的特殊的内在气质。
4、第4章。通过对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乐舞的代表作品和时代特征的分析,阐释中国乐舞的发展与时代演变,从而进一步揭示“阴阳”思想对后世乐舞的影响。
5、第5章。对乐舞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对乐舞艺术的保护提出的一些见意。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身做起研究和继承中国的乐舞艺术的工作,把乐舞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