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825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统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同组研究
【答案】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是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
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
2.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3. 集中趋势分析
【答案】集中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集中趋势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4. 简化论
【答案】简化论又称作简约论,它是指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相反。
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做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微观的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做出的却是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
5. 趋势研究
【答案】趋势研究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趋势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趋势研究对同一总体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
6. 开放式问题
【答案】开放式问题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只提问题不给答案。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所得资料丰富生动。其缺点是资料难以编码和统计分析,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填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还可能产生一些无用的资料。
7. 系统抽样
【答案】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系统抽样的具体步骤是:
(1)给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按顺序编号,即制定出抽样框。
(2)计算出抽样间距。计算方法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假设总体规模为N ,样本规模为n ,那么抽样间距K 就由下列公式求得:
(3)在最前面的K 个个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记下这个个体的编
号(假设所抽取的这个个体的编号为A ),它称做随机的起点。
(4)在抽样框中,自A 开始,每隔K 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即所抽取个体的编号分别为A , A+K, A+2K, …,A+(n-1)K 。
(5)将这n 个个体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8. 置信度
【答案】置信度又称为置信水平,它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或者说,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度越高,即推论的把握性越大,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二、论述题
9. 结合涂尔干的《自杀论》,谈谈你对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答案】(1)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②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实证主义研究生方法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2)实证主义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特征:
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
,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
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
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
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
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
,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 程学”或“社会医学”
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吟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⑧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社会性结构的研究,认为只有社会结构层次的事物才是重要的,个体行动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涂尔干提出,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构成的,但社会事物又是客观独立存在的。社会事实是纯社会性的,它们不能还原为个体的总和。因此,个人现象不同于杜会现象,不能用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取代对社会事物的解释。他主张必须从社会自身去对社会生活进行解释。
(3)结合《自杀论》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涂尔干的《自杀论》开创了现代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新纪元。是理论与经验
的首次圆满结合,是实证主义思想的首次完备体现,同时又是复杂统计分析技术的首次系统应用。
它促进了社会研究从单变量的描述性的研究转向多变量的解释性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涂尔干反对内省法和历史的方法,提倡通过实验方法(共变法)来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并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