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整体真实性的三种类型。

【答案】新闻的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是指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的事实真相。整体真实不再把新闻的个体真实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

新闻整体真实的类型包括:

(1)连续报道的整体真实

指若干条报道准确地组合,如实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社会和自然界的许多事件都有广阔的时空延续,媒体对它们的报道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形。大事件一般都有持续的发展过程和多种因果关系,媒体需要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揭示它的各方面的联系。从理论上讲,个体事实的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随着事件发展进行多次报道,体现的则是对整个事件或全局的真实。

(2)反映事实量比的整体真实

指按照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的比例,真实地报道这些事实的量比。即坏事与好事、消极现象与积极现象、成绩与挫折、优点与缺点、顺利与困难等这些对立事物在社会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有的具有普遍性,是大量的,有的不具有普遍性,是个别的、少量的。记者从事实的联系中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事实的量比,按照不同比例再现这些事实,达到对立事物分布的整体真实。把整体真实视为选择不同类别事实比例的真实,是记者从宏观角度认识生活的重要理念。

(3)反映真象与假象的整体真实

指对客观事件的报道要符合该事物固有的真相,分清假象与真象,在真象事实与假象事实的联系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事物的假象与真象都是实际发生的,被反映后都具有表象真实。事物的真象和事物自身的本质一致,而假象则恰好与事物的本质相分离,但后者一般在新闻的持续报道中反映。误以假象为真象或误以真象为假象,都蒙蔽了事实的真相,常常造成新闻报道的整体失实。

2.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答案】(1)标题对于一篇新闻能否吸引读者阅读至关重要,网络新闻亦然。但同时,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新闻标题区别很大。大量的新闻信息使网络新闻只能简明扼要地、列表式地把新闻标题呈现在主页面或者二级页面上,这样网络新闻标题就具备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

(2)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①题文分家

网络新闻的标题更像一本杂志的目录,网络新闻需要通过受众点击标题打开正文,从而实现传播过程的继续。如果标题对受众缺乏吸引力,无法实现对标题的点击,那此次传播过程即告终止。这就需要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制作出富含新闻要素的生动标题。

由于“题文分家”,网络编辑就要通过提炼和突出标题来提示新闻要点。例如,一位中央领导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做重要讲话,全篇讲话很长。网站编辑就要抓住讲话中的新信息,把会议和讲话内容进行压缩和精编,配上“稳定农业:中央增设农业风险基金增建国家粮库”的标题予以刊发。该标题风格平实、直截了当,突出了新闻内容,放弃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或“某某领导讲话”等会议新闻标题的惯常模式。

②题长受限

网页版面的整体布局是相对固定的,标题字数受到行宽的限制,既不宜折行,也不宜空半行。在标题板块中,各题长短以接近一致为宜。一般而言,网络新闻标题字数以16个一20个字为宜。

修改过长的标题主要靠网络编辑修改、提炼和压缩标题文字,在文字方面上主要是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字词,但要求紧凑明了,有时即使只删改一_个字,也会有所改观。例如这样的新闻标题“江泽民接受三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就可以把“递交的”三字省去,改成“江泽民接受三国新任驻华大使国书”,更加简洁。

③单行为主

报纸新闻可以通过引题的引导、正题的概括、副题的补充,把一篇新闻报道做得有声有色。而网络新闻标题受网页显示面积限制,位置空间以行长为限,新闻标题板块通常由若干条新闻排列集成一个矩阵。所以网络新闻标题一般不使用多行题,多为单行题。

④多用实题

报纸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实题要交代新闻要素,虚题可以是议论或警句等。报纸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题文一体,即使是虚题,只要看一眼导语,新闻中的主要事实也就清楚。而网络媒体不行,虚题往往使读者不得要领,也就影响“点击率”。因此网络新闻标题一定要抓住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素,通过恰当组合,抓住“新闻眼’夕,吸引受众点击。

例如新华网2005年2月25日的“时政新闻聚焦”共8条新闻,标题全部为实标题:

a. 温家宝强调今年反腐的重点是治理商业贿赂。

b. 罗干:向丁晓兵学习,加强政法和武警队伍建设。

c. 回良玉:扎实搞好春耕备耕工作,促进粮食稳定发展。

d. “十五”,我们跨越的步伐有多大?

e. 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f. 《望》文章:把握形势的廿个关键“视点”。

g. 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揭晓。

h. 两会前瞻:居民致贫最大因素,医改教改破题求解。

3. 简述结构通讯的原则。

【答案】构思通讯的过程,是指结构通讯的过程。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即从抓主题思想入

手的结构过程中,既要尊重新闻事实本身的条理性和内在联系,又要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以下原则行之有效:

(1)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

新闻通讯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研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类型,以清晰表现事实为目的,而不是要事实去服从体裁、结构的需要。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可考虑用纵式顺叙的结构; 如果是现场材料,可考虑写成新闻特写。

(2)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主题是构思通讯的第一关,也是结构安排的“灵魂”。它是通讯“内在结构”的主线。提炼主题,用事实材料来表现主题,是记者最能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在构思通讯结构时,要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将通讯的“意义性”结构表现得十分集中和鲜明,不可因硬模仿形式上的体裁、结构而打乱内在结构,即“意义结构”的逻辑脉络,使通讯的外部结构形式成为脱离主题的、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

(3)简洁清晰原则

所写的每一篇通讯必须对人对事的各种复杂联系进行切割,只挑选出表现主题最有力的材料,这样才能使主题与素材相对简约清晰,易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而这种切割,又不能对真人真事的本来面目“伤筋动骨”,要符合新闻人物和新闻事实的内在逻辑。因此,在结构通讯时,务必使篇章宁小毋大,防止形神具散,要使主题集中,材料必须精当,以一当十。只有这样,剪裁方可显其清晰、亮丽、简约。

(4)均衡对称原则

“均衡对称”原则是新闻事实内在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在外部结构中的表现。“均衡对称”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①要有层次意识。在构思时,要讲究每个层次上的清晰和前后层次的排列递进联系,事例的大小要大体相当、编排对称。

②写新闻小故事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事例,而写较大的典型则需要几个骨干事例。

③段落、层次之间的材料安排要考虑意义上的互异、互补。

互异,是指段落、层次之间的思想观点和新闻素材要保持某种不同的侧重点以示区别; 互补,是指各层次、段落之间要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所使用的材料不能互不相干,更不能相互矛盾,而应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层层递进。

④通讯的首尾衬托、互相照应,以突出整篇文章的整体感。

(5)跌宕起伏原则

跌宕起伏,是指根据受众的阅读心理,在通讯结构的安排上注意形式变化,充分利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所提供的时空框架,组织出具有美感特征的通讯结构。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人的好奇心而设置悬疑之处,能够吊起受众的胃口。

4.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答案】17世纪初中期,近代报刊在欧洲普遍出现,出版自由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