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了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在投机冲击下崩溃从而产生危机。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下,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货币供给由国内信贷及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持续扩张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就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超过了该国居民对货币的需求,该国居民就会向外国居民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减少外汇储备,最终使货市供给重新回到与货币需求平衡的水平。根据货币分析法,
有
备(R )的等量减少。
2. 实际汇率
【答案】根据不同的需要,实际汇率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1)第一种定义是外部实际汇率,公式为
的名义汇率,
为外国商品价格水平,为本国商品价格水平。这一公式反映的是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外部实际汇率R 值下降,表示单位本国商品所能换取的外国商品数量增加,即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
(2)第二种定义是内部实际汇率,公式为
PNS 本国非
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内部实际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范围内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对小国经济而言,非贸易品的价格由国内市场所决定,贸易品的价格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和本国名义汇率水平。内部实际汇率下降意味着放弃同等数量的非贸易品消费,能够换得更多数量的贸易品消费,即对贸易品而言,本币的购买力增加,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称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
(3)第三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加上或减去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各国政府为达到
式中,
货币需求为常数,
记作国内信贷为D ; 外汇储备为R 。也就是说,在国内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D )的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其中,R 为实际汇率;e 为直接标价法下。其中,为本国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
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的目的,经常对各类出口商品进行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对进口则征收各种类型的附加税,实际汇率便是名义汇率与这些补贴和税收之和或之差,用公式表示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
这种定义的实际汇率在研宄汇率调整、倾销调查与反倾销措施、考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时,常常被用到。
(4)第四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这种概念的实际汇率旨在解答通货膨胀对名义汇率的影响;同时,在研宄货币实际购买力时也常常用到它。
(5)第五种实际汇率的定义包含了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对比。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如、&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劳动生产率;cod®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工资(以各自货币计量)。劳动生产率对比的实际汇率下降,表示单位本国劳动所能换取的外国劳动增加,即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这一定义的实际汇率主要是用来研究实体经济的。如果两国工资水平不变,则这一定义的实际汇率就抛开了货币因素,可以用作其他方式计算得到的实际汇率的标尺,也可以用来衡量名义汇率的低估、高估程度和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程度。
3. 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与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
【答案】单一汇率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只规定一种买卖价格的制度形式。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外汇买卖小分贸易、非贸易外汇收支,均按一种汇率进行外汇买卖。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由外汇管制机构制定和公布; 在不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动。中国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实现了汇率并轨,从此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
复汇率又称“差别汇率”或“多重汇率”。它是某些外汇管制国家对汇率管制的方式之一。指一国货币当局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人为地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不同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交易项目的制度形式。复汇率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交易实行歧视性待遇,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规定优惠的汇率(如对出口规定适用较高的外汇价格,对先进技术设备构进口适用较低的外汇价格等),对需要限制的交易则规定小利的汇率(如对奢侈品进口和资本输出用汇规定适用较高的价格)。有些国家,只存在两种或三种的歧视性汇率,有些国家则规定有多达几十种的歧视性汇率。
4. 汇率水平决定的比价属性
【答案】所谓汇率的比价属性,就是指汇率的水平由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产出等等)的变动所决定。汇率的比价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被动属性。
5. 汇率效应传递的资本存量约束
【答案】汇率效应传递的资本存量约束是指有限的资本存量限制了企业生产选择的范围,从而约束了汇率效应的传导。与劳动力供给丰富相反,企业能获得的资本要素是相对短缺的。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存量确实有很大的增加,但还远没有达到丰裕的地步。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而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从投资流向看,我国资本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多,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少,流向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的行业多,流向高技术产业、研发部门的少。由于技术进步是由资本推进的,因此,有限的资本存量将限制企业生产选择的范围,使汇率效应的传导受到资本存量的约束。
6.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处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四阶段。从1999年至今,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 )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开始。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 )开始作为电子货币(支票、债券、信用卡、股票)形式在欧元区11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流通; 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币和硬币在欧元区开始流通,并于2002年3月1日彻底代替各国的货币。
二、简答题
7. 简述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 的国际收支逆差自动调节机制比金本位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过程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 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 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 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 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
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国产品价格下跌 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 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 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8. 思考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与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在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为什么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答案】(1)国际收支说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
①国际收支说主要考虑有哪些因素通过国际收支来影响汇率的变化。
前提:第一,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第二,国际收支仅包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