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82公共行政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投入产出法

【答案】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内容:

①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

②制定投入产出表,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

③构建投入产出模型,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2. 一般环境

【答案】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

3. 政策问题构建

【答案】政策问题构建是指山问题感知、问题搜索、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构成的过程。政策问题构建包括问题情境、元问题、实质问题和正式问题四种实质内涵。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为:①第一阶段,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②第二阶段,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③第三阶段,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④第四阶段,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4. 政策方案规划

【答案】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①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②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⑤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5. 志愿失灵

【答案】志愿失灵是指第三部门无法有效率地配置公共商品或服务的现象。对于第三部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缺陷,莱斯特. 撒拉门从第三部门作为一个志愿部门的角度将其总结为“志愿失灵”。按照该总结,“志愿失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第三部门的这一缺陷实际上在市场失灵部分己经有比较充分的说明。与政府部门相比,第三部门主要依靠自愿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2)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志愿组织或者捐助者的偏好可能会导致第三部门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地域或者人群的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

(3)第三部门中的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

(4)第三部门可能会山于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制约其服务能力。与缺乏足够资源的支持类似,志愿组织在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方面往往也存在困难。这种困难也成为制约志愿组织活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6. 政策制定过程

【答案】指政策决策者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使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政策制定系统负担着政策制定的任务,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关键。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方案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几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环节。

二、简答题

7. 简述英国的政府再造策略。

【答案】英国的政府再造方案,主要有效率稽核、财务管理改革方案、续阶方案、公民宪章以及民营化:

(1)效率稽核(efficiency scrutiny)

撒切尔首相执政后,在首相办公室成立了一个“效率小组”,对各行政部门的特定问题,如增进效率、消除浪费等进行小规模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改善政府机关阻碍行政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财务管理改革方案

1982年5月内阁提出了“则务管理改革方案”,并由则政部和“管理暨人事局”成立一个“则务管理小组”来推动这项方案的进行。“财务管理改革方案”是一种绩效管理和目标管理式的财务预算运用模式,强调机关内各业务主管有权进行分权式的财务管理,同时要负管理成败之责任。计划的重点在于消除政府浪费、提升行政效率、建立成本意识观念、确保资源运用之最大效益,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具有清楚的工作目标,对资源是否作最有效运用能有一个明

确的责任界定,并拥有所需信息、训练与专家的建议。该方案鼓励各部门大量运用绩效指标,来引导目标的达成。

(3)续阶方案

在推行了一些改革机制之后,效率稽核小组发现政府的问题并不在官僚本身,是官僚组织结构严重地束缚了机关有效的运作。因此,“效率小组”在1988年向首相提出了一份“改善政府的管理:续阶改革”计划,并自1988年2月起依照计划内容正式推动。这份报告中针对政府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列举了七项发现,并从这些发现当中建议三个改革的方向与做法:

①强化有效的政策与服务之提供:建议各部会成立附属机关,专门负责执行该部会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二者并订定类似契约关系的工作纲领。

②执行服务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经验与技术:故建议实施适当的训练计划,确保服务的品质。 ③改革持续在部门中进行,并形成一种持久的压力:建议指定一位常务次长级官员出任专案管理者。

(4)公民宪章

1991年梅杰继任英国首相。梅杰上任后,一方面持续过去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做法,另一方面则向国会提出“公民宪章”的改革构想与计划,并且在内阁办公室的“公共服务与科学局”下成立了一个“公民宪章小组”负责推动这项革新方案。“公民宪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公共服务的品质、增进资源运用的最大效益,期望将任何公共服务接受者视为消费者,赋予自由选择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它主要标榜四项主题:提升服务品质; 享用服务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人民可以要求知晓服务标准; 确保经费运用的妥适性。

(5)民营化

民营化是撒切尔内阁在针对政府机关的功能进行全面改革时的一项手段。经过权衡后,将所有必须民营化的国营事业。撒切尔内阁在11年的任期中,共出售40%的国营企业。

8. 私人部门成功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是什么?

【答案】美国审计总署总结了私人组织成功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和启示有:

(1)将人力资本的管理视为整个事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它们将人力资本管理与其发展战略和日常的管理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因为人力资本的管理支撑着组织,使其能够实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创造高绩效。

(2)将人力资本的管理职能和人员与整个管理团队有机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的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承担的不仅是人事行政服务的职责,而且参与到整个管理团队的工作中,保证能够前瞻性地处理人力资本问题。这样人力资本管理者便扮演了决策者、咨询者的角色。

(3)借用外部专家的力量使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它们借用外部咨询者、专业协会和其他组织的力量,使其为自己提供更加专业化、低成本的服务; 同时为组织提供新的观念,使组织能从其他组织中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