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之物流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1)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①可靠性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必须具有很强的可靠性,能够向物流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无论输入的数据多么复杂,只要是在系统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都能输出可靠的结果。对于需要保密的信息,具有可靠的保密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数据的不丢失,并迅速启用备用系统。

②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系统软件、硬件的选择做到经济、适用,不能盲日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的运行维护费用,在同等情况下,优先选择运行维护费用低的设计方案。

③标准化原则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实现标准化,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软件、硬件,以便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以及企业各合作伙伴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无缝的链接。

④灵活性原则

为满足特定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物流信息系统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其灵活性,有能力针对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同时,物流信息系统应能够根据未来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新与改进,使系统实现有效的升级。

(2)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以下一些方面需要引起企业的格外重视。

①做好需求分析有效的需求分析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企业对物流作业及管理的需求,才能提出可行的系统建设方案,使系统的建设真正符合自己的要求。否则,即便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选择最有实力的软件公司,也对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帮助不大。

②适度超前

由于物流信息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虑到未来物流量的增长和需求要求的提高。

③分步实施

由于物流信息系统的涉及面广,为了使系统的建设建立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系统的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从最迫切、最容易满足的物流需求人手,逐步发展。

2. 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企业应如何致力于节约存货费用?

【答案】存货管理的仃务为:在满足存货各项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存货费用,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

(1)存货管理的内容

具体而言,存货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开展订货决策。

即合理确定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存货水平,以实现订货费用、价格折扣损失、资金占用费用、变价损失、缺货费用等存货费用的最小化。

②开展仓储管理。

即确保所有存货得到良好、安全的保管,充分利用仓储面积、容积,以降低仓储保管费用,减少货物损耗。

(2)企业节约存货费用的措施

企业节约存货费用的措施主要有:

①首先对仓库进行重新规划,将畅销品以及滞销品、新品、季节性产品等一一列出;

②库存方法重新划分:从新规划储去,对产品摆列及其摆放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定额,定位,定量的正确标识;

③对进库,出库物品要有凭有据,实际掌握进、销、存的数字;

④实际分类管理:实施A , B , C 分类,对A 类产品及季节性强的产品加强空管力度,对B 类产品实行重点管理,进行必要的促销:对C 类产品实行快速处理,即一次性处理;

⑤实施专人负责管理,设特卖区集中处理;

⑥设立特卖台,平时消化:要求各销售终端设立断码产品销售专柜。

3. . 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你认为当前我国应该重点发展哪些运输方式?

【答案】我国当前面临的国情是,货物的运输量比较大,运输比较集中,对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等。因此,结合运输方式的特点,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这是由他们优点决定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优缺点分别是:

(1)铁路运输

①铁路运输的优点

a. 运输能力大,能承运大宗的货物;

b. 运输速度快,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时限要求;

c. 运费适中,铁路运输的单位费用要低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但一般高于水路运输;

d. 运输安全,事故率较低;

e. 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②铁路运输的缺点

a. 铺设铁路的初始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大多需要国家进行投资;

b. 机动性差,装卸搬运费用较高。由于列车必须在专用铁路线行驶,而且车站之间距离比较远,因此,缺乏机动性,往往需要汽车进行转运,增加了装卸搬运次数,也可能增加货物的损耗;

c. 短途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2)公路运输

①公路运输的优点

a. 灵活性好,不受路线和停车站的约束,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汽车都可以通达;

b. 公路建设周期较短,初始投资较低;

c. 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不需要反复转运及装卸搬运;

d. 运输速度较快,由于运输途中无须中转,在中短途运输中,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快四至六倍,比水路运输快十倍;

e. 由于减少了转运环节,货物包装可以简化,货物误送的可能性很小;

f. 汽车购置费用较低,一般企业都能支付得起,自营车队可控性较强。

②公路运输的缺点

a. 每次运输批量小,不适合大宗商品的运输;

b. 运费高,单位运费高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仅低于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主要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d. 能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的污染;

e. 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司机的意志起主要作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身、货物、汽车本身造成损失。

(3)中国重点发展的运输方式

一般而言,铁路适宜散装货物(如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和罐装货物(如石油、化工产品等)的中长距离运输。铁路列车车厢随用途而异,可以有小同的类型,如油罐车、集装箱车等; 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即离、小批量的货运。它既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成为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形式,完成其他运输方式所到达不了的地区的运输任务。

铁路发展会改变物流发展结构。2007-2009年之间,我国将有5000公里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会直接释放既有线路货运能力,使其基本成为货运专线。铁路新线建成后将极大提高我国运输系统的总体能力,提升整个铁路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全面缓解运输系统紧张局面。这不仅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并将由此带来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结构的调整与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使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朝着更合理的方向演进,促使各种运输方式回归自己的优势领域,更好的发挥各自的技术经济特性,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输与物流成本。

公路网络的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现代物流要实现最佳的价值效能,就要使物流运作过程更加通畅迅速。对于公路而言,就是要完善网络,减少断头路,为物流企业提供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使物流运输过程达到最佳运输效果。目前,我国公路里程已达到3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4万公里,2010年达到4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