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词汇。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其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2. 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 “砍疼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砍坏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答案】受事; 施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 受事; 工具
【解析】语义指向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于分析句子成分语义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工具,对于分化歧义、从深层次理解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有重要作用。“砍疼了”“砍坏了”都是潜在的歧义结构,“砍疼了”中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砍坏了”中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
3.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______、______、______和脱落四种。「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同化; 异化; 弱化
【解析】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4. 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______个。
【答案】两
【解析】这是由语法范畴的特点决定的,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必须是同一意义领域,相互对立排斥的,所以要满足相互对立,至少在一个语法范畴中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体形式。例如,数这个语法范畴中就至少要有单数和复数两个变体形式。
二、判断题
5. 音质是由音高、音长、音强决定的。
【答案】错误
【解析】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其差别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6. 人类语言具有双重性,也就是具有语音和意义两种系统。
【答案】错误
【解析】人类语言的双重性是指语言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理据性。
7. 语言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是异质有序的系统。
【答案】正确
【解析】语言是动态开放的符号系统,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它是异质有序的,即因言语交际造成内部不一致的语言系统,其内在结构和演变仍有规律。
三、名词解释
8.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
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9.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10.聚合规则
【答案】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规则。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词形变化和语法范畴; 语言里的词按语法作用的不同而分成名词、动词等等的词类,在有屈折变化的语言里,名词、动词又有格、体等词形变化。
11.零形式
【答案】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语言学中的零形
式是指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与它紧相邻的结构成分。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零,在实际话语中不能添补。零形式这个概念是从数学引进到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中的零,表示的不是无的概念,而是表示空位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有boy/boys单复数的对立,boys 有复数形式的标记-s ,那单数就以不加标记的形式为标记从而形成区分功能,这就是零形式。
四、简答题
12.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
【答案】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的相同和不同表现如下:
(1)相同点
语法意义是反映词语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的高度抽象的意义的,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2)不同点
①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②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13.“烫手山芋”(hot potato)是借词吗? 为什么?
【答案】借词也称外来词,它是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如果两个社会的接触程度不深,即地域上不相邻且只有一般性的物质交换或文化交流,例如像我国汉代同西域的接触或现代与西方的英、法、德、荷兰各国的接触这一类的情况,则借词在语音、语义、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
山芋,虽然是借词,但是,“烫手山芋”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已经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不再是借词。山芋煮熟后肉质比较松软,热山芋容易把人烫伤。因此,“烫手山芋”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歇后语、俗语,指棘手的问题。可用来比喻要解决的事情很棘手,但是解决之后又得
到好处,多指要凭真才实学才能胜任时刻要冒风险的工作,或达到一个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体。
因此,“烫手山芋”不是借词。
1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