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学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关键词:主问题;类型;设计策略

  摘要


语文课堂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而课堂问题,则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新课标要求,课堂问题需要推进“大量的语文实践”,引导“平等对话”,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谓任重而道远。然而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上往往充满零散随意的杂问、重复无效的散问、乃至跳跃多余的错问。

基于如此现状,吸取前辈经验,本文着力探索“教学主问题”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预设学生在自读中的质疑、提问,据此设计能够贯穿整个课堂的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教师灵活整合学习资源,调用学习手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文本、高效阅读。具体探究中,本文不仅关注指向理论提炼的主问题类型,更着重关注指向实践指导的主问题设计策略。

教学主问题设计类型探究,即以清晰、明确、流畅、创新为标准,整理教师在设计主问题、安排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时的常用类型,形成标准化、多样化的类型模式,以便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本文整合类型如下:1、一线串珠式主问题,即用关键问题贯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板块,牵动课堂学生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2、一词经纬式主问题,即巧妙抓住一个词或短语纵横贯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板块。3、以点带面式主问题,即“选点突破”,根据课文文本的特征,选择最能体现文本中心、特色的内容设置主问题,有的放矢,高度精炼。4、版块分析式主问题,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呈板块状排列,每个板块都有一个主问题带动一次教学活动,构建出清晰有序的课堂秩序。5、多维反复式主问题,即选择一个知识或能力要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富有层次地反复解答同类课堂问题或多维度地实践同类课堂活动。6、延伸活动式主问题,即着力于对课文文本阅读品读的延伸,主问题的解决依靠从文本阅读出发的欣赏性活动、从文本模仿出发的创造性活动、从文本研读出发的探究性活动。每种类型,本文均提供详细解析与实践案例。

教学主问题设计策略的探究,即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阅读鉴赏”板块为范围,探讨不同文体当中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策略。本文将该体系教材内容划分为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部分。其中,文学性文本包括散文(包括现代散文与文言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论述类文本包括杂文、随笔、文艺评论;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报告文学、演讲、科普文章(包括自然科学论文)。每种文体的策略探究中,本文均明确主问题设计策略的重心与要点,并以经典课例和自身经验为基础,提供简要的实践范例。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及现状;第二章为教学主问题概述,介绍主问题的概念、意义,重点探究主问题的类型;第三章则在文体分类的基础上,探究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