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之人力资源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思考题
1. 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 如何避免?
【答案】(1)绩效考核的误区主要有:
①晕轮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以员工某一方面的特征为基础而对总体做出评价,通俗地讲就是“一俊遮百丑”。
②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指考核主体使用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不是根据客观情况来对员工进行评价。
③近期误差
这种错误是指以员工近期的表现为根据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④首因效应
这种错误和近期误差正好相反,是指考核主体根据员工起初的表现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⑤像我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将员工跟自己进行对比,与自己相似的就给予较高的评价,与自己不同的就给予较低的评价。
⑥对比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在绩效考核中,因他人的绩效评定而影响了对某员工的绩效评价。
⑦溢出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根据员工在考核周期以外的表现对考核周期内的表现做出评价。⑧宽大化倾向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放宽考核的标准,给所有员工的考核成绩都比较高。
(2)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错误或者不当的行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绩效日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具体、明确。第二,选择恰当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应当对员工在考核指标上的表现最了解。第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例如强制分布法和排序法就可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倾向。第四,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考核开始前要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指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误区,从而使他们在考核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这些误区。
2. 如何确定基本薪酬?
【答案】基本薪酬的设计一般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实施:
(1)进行职位分析,界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
职位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确定这些职位的职责以及这些职位任职人特征的程序。职位分析是是建立“以职位为基准的薪酬模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职位分析又称岗位分析、工作分析,主要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确定与组织日标职位有关的信息,对日标职位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确定日标职位的名称、督导关系、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等的活动过程。
(2)要进行职位评价,确定各个职位相对的价值大小。
职位评价是指借助一定的方法,确定企业内部各职位相对价值大小的过程。职位评价的方法一般有四种:排序法、归类法、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要素计点法。职位评价的结果确定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价值的相对大小,这就解决了内部公平性的问题。
(3)进行薪酬调查,将调查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建立薪酬曲线。
薪酬调查是指收集同地区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信息,从而确定市场薪酬水平的过程。 ①薪酬调查的实施
a. 选择需要调查的职位;
b. 确定调查的范围;
c. 确定调查的项目;
d. 进行实际的调查;
e. 调查结果的分析。
②薪酬曲线的建立
薪酬调查结束以后,将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企业的薪酬曲线,它是各个职位的市场薪酬水平和评价点数或者序列等级之间的关系曲线。薪酬曲线一般都采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拟合。一般来说,薪酬调查的结果和职位评价的结果,即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由市场薪酬水平和评价点数或者序列等级确定的薪酬点都分布在薪酬曲线的周围。最后,企业还要根据自己的薪酬策略来对薪酬曲线做出调整。
(4)要根据薪酬曲线来确定薪酬等级
①将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划分的依据是职位评价的结果。每一等级中的职位,其职位评价的结果应当接近或类似。如果使用的是排序法,就应当包括几个邻近等级的职位; 如果使用的是要素计点法,就应当包括一定点值范围的职位; 如果使用的是要素比较法,就应当包括‘定薪酬范围的职位。
职位等级划分的数量取基本的原则是,应当能够反映出职位的价值差异。
②确定各个等级的薪酬变动范围,即薪酬区间。
一般来说,确定薪酬幅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企业的薪酬支付能力; 各等级之问的价值差异; 各等级自身的价值; 各等级的重叠比率等等。
3. 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培训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这里我们主要按照培训的实施方式将培训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1)在职培训:
①学徒培训:“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员工和新员工结成比较固定的“师徒关系”,师傅对徒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培训效果受师傅水平的影响,会影响到师傅的正常工作; 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思路,不利于创新。“导师制”。
②辅导培训:受训者以一对一的方式向经验丰富的组织成员进行学习,辅导者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职位的人,但需要辅导者与受训者的兴趣必须一致,必须理解相互的心理。
③工作实践体验:让员工实际体验不同岗位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关系、问题、任务、需求等,来对员下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临时派遣。
(2)脱产培训的方法
①授课法:可以同时对一大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成本比较低; 培训者能够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要求受训者的同质程度比较高,单向沟通缺乏反馈,缺乏练习的机会。
②讨论法:授课者与受训者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培训方法。
受训者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思考,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要求参与讨论的人数不能太多,不利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讨论过程容易偏离主题。
③案例分析法:有助于解决现实的问题,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受训人员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案例的收集和提炼比较困难,对培训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④角色扮演法:提供真实情境,让受训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作出他们认为适合每一种角色的行为,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培训者在扮演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结束后进行讨论。这种方法有助于改正过去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更适于态度类的培训,不适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⑤工作模拟法:与实际的工作比较接近,因此培训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对培训的过程加以有效的控制; 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训而造成的损失; 但是费用比较高,存在培训转化的问题。适合那些出错的代价和风险比较高的工作。
⑥网络培训法:利用网络进行培训,打破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训者和受训者不必再面对面地进行培训;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本比较高,并且对有些内容如设备的操作、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训等并不适合。
⑦拓展训练:利用户外活动来开发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如攀岩、信任跳等。
4. 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要重视激励理论?
【答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十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不一样的业绩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