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906管理学[专业硕士]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职权(Authority )与授权(Power )

【答案】职权(Authority )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通常也被称为制度权或法定权。

授权(Power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上级将自己的部分职责和相应的权力授予给下级,最后考核其成果,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手段。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措施、步骤等,上级一般不予干涉,下级有权自行处理。在授权关系中,上级对下级保留有一定的指挥权和监督权,而下级对上级负有报告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责任。

职权是一种权力,属于静态的名词,而授权更强调一个过程,属于动态的名词。

2.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3. 双向沟通

【答案】双向沟通是指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在双向沟通中,发送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的位置不断交换,且发送者是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接受者,信息发出以后还需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双力可进行多次重复商谈,直到双方共同明确和满意为止,如交谈、协商等。双向沟通中的优点是沟通信息准确性较高,接受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产生平等感和参与感,增加自信心和责任心,有助于建立双方的感情。但是由于与问题无关的信息较易进入沟通过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4. 管理道德

【答案】管理道德是指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影响管理道德的各种因素包括:①道德发展阶段; ②个人特性; ③组织结构; ④组织文化; ⑤问题强度。

5. 管理科学学派

【答案】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代表人物

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S.Buffa ),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答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其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有:

(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行动方案能以总体的最少消耗获得总体的最大经济效益;

(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并借助于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直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及数学模型。

6. 领导力格理论

【答案】领导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倡导的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领导方式有多种,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 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或者以Y 理论为依据强调信任与激励。该理论设计了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从而生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二、简答题

7.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应如何匹配?

【答案】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 ),又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科曼于1966年提出,并由美国管理学家保罗·赫塞(PaulHersey )和肯·布兰查德(KenBlanchard )加以发展的一个关注下属成熟度的权变领导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而成熟度(readiness )是指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仟务的程度。

(1)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

有效的领导风格,应该适应下属的“成熟程度”。情境领导理论是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元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二元理论提出了二维结构模型,即影响有效领导的两个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科曼又吸收了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理论,加进了第三个因素,即下属的成熟程度。科曼认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风格并不经常有效,而“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风格也不一定经常无效,都要视下属的成熟程度而定,从而建立了一种三因素(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成熟程度)的权变领导理论。

(2)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的匹配方式

赫塞和布兰查德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关系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当下属的成熟度水平不断提高时,领导者不但可以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还可以不断减少关系行为。

如下图所示,如果下属既无能力又不愿意承担一项任务(

令(告知); 如果下属没有能力但有意愿(

(),领导者需要提供清晰和具体的指),则领导者既要表现出高任务取向以弥补下属能),则领导力的缺乏,又要表现出高关系取向以使下属领会领导者的意图(推销); 如果下属有能力但无意愿)则领导者需要运用支持与参与风格(参与); 如果下属既有意愿又有能力(

者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授权)。

具体的匹配方式如下:

①指导型(t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界定角色,明确告诉下属具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

②推销型(s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③参与型(participating )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④授权型(dele}atin

妇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示性行为或支持性行为。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8. 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答案】在利用制度结构规范参与者类群间权力与利益关系的同时,工业经济中的企业试图通过层级结构来规范作为单个成员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和行为。层级结构曾是人类组织结构的伟大创新,特征如下:

(1)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企业的最高行政长官(业主或其代理人)由于时间与精力的原因,必须把本应属于自己的部分工作及其相关的权力委托给一此部属去完成和行使。部属山于同样的原因必须将工作与权力再分解,再委托。其基本特征是利用直线指挥与分层授权来规范成员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