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图像新闻
【答案】图像新闻是指用新闻画面(活动图像或系列新闻照片)与新闻语言播音相组合的新闻报道。这类新闻的画面运用有三大忌讳:①改变新闻事件过程、地点的摆拍; ②重复使用同一段画面来拼凑播音稿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③使用所谓的资料画面,根据播音稿涉及内容贴相关的画面。
2. 声画合一
【答案】声画合一是指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结合形式。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声画合一有两种形式:①画内声画合一。这一形式主要表现为画面物象及其声音的合一。②画外声画合一。这一形式适合于报道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
3.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不向采访目标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公开表明采访的目的。这种采访现在愈来愈常见于批评报道中。
4. 白平衡
【答案】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棍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即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现在家用电子产品中也广泛地使用,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5. 同期声
【答案】同期声是指记者随同画面一起在现场摄录下的声音,它包括现场的采访声和背景环境里的各种声音。运用同期声,已经是电视新闻界一个不可缺少的共用操作手段。特别是在“纪实性手法”流行之后,大量地运用现场纪实的手法,获得现场真实的、未经剪辑的画面和未经处理的同期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二、简答题
6. 新闻采访中,记者应当怎样正确地把握和对待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
【答案】记者在采访当中会遇到各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的人。这些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由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决定的。记者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材料,提高采访成功率,就必须注意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然而采访对象的心理
状态,并不是一下子就袒露在记者面前的,往往是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或手势中,隐隐约约地显现出来。记者采访时,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把采访引向成功。
(1)要注意敏锐地观察和分析采访对象的情绪。
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交谈时要机敏、灵活,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目光、眼神、动作、姿态,并耐心倾听和分析其言辞,如语气的变化和动作细微末节的变化等等,从中探测出采访对象心理状态上发生的变化。
(2)要努力使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采访对象有紧张的情绪,记者应该及时通过转化话题等方式,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比如观察周围环境将话题引到到采访对象感兴趣且有话说的方向上,以此减轻采访对象的心理负担,使其放轻松,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接下来的采访工作,记者可以继续提出他关心的其他的问题,使采访获得成功。
(3)增强对采访对象情绪的顺应性,努力转化不利于采访的心理因素。
采访中,记者要注意顺应采访对象,转化不利于采访的各种因素,使采访得以深入下去。例如,一些记者到农村进行采访时,遇到采访对象谈他们所养的家禽和家畜,而且津津乐道,兴致勃勃,记者不妨也顺应他们所说的称赞一番,让他们愿意把记者当作自己的对话者,从而把记者所需要的新闻材料充分地讲出来。
7. 记者在采访中应当怎样进行观察。
【答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加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在注重对形势和现场情景观察的同时,还应当随时留』自对各种问题的观察。我们要时刻了解和察觉那些在执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发掘和抓住那些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观察与思考不结合在一起是行不通的。因为观察与思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要想观察好,必须思维好。”观察与思考的结合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动脑筋,学会联想,学会比较,通过积极的思考把不同的事物用一定的线索联系起来,构建出一幅崭新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2)要有正确的立足点。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记者个人都会因为立足点不同,而最终形成完全不同的报道。这就需要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永远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采访与写作。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永远都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进行报道,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
(3)要选择好的角度。这里所说的角度,主要是指直接用眼睛观察的位置。凡是搞摄影的人都能体验到,同样拍摄一个物体,位置不同,效果会大不同。
(4)要全面,不能片面。这要求记者不能以点代面,不能道听途说,要全面掌握材料,客观报道新闻,避免用主观片面的语言来报道新闻。同时,观察要看得远,看得全,不能一叶障目。
(5)要细致深入,不能浮光掠影。观察人物必须注意的是人物各方面的特征,而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什么都去看、去写。观察景物,也不要把看到的什么都记下来,而是着重抓住那些有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