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07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经济新闻
【答案】电视经济新闻是电视媒体对国家、群体、个体的经济活动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通过电视经济新闻传播信息,推动经济生活和引导民众从经济发展中展望美好的生活,己成为一切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作为时效快、覆盖面宽的电视新闻,对于经济新闻的报道,更是重任在肩。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中都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特定条件所决定的。
2. 口播新闻
【答案】口播新闻指以播音语言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屏幕文字的新闻。我国中央电视台于1958年11月2日开始使用这一形式,最初被称为“简明新闻”。随着近年来早间读报节目的盛行,口播新闻的方式深受观众欢迎。其优势包括:①新闻时效快,是与其他新闻媒介进行竞争的重要方式; ②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 ③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节目的信息量。必须指出的是口播新闻必须以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过多,就失去了口播新闻争时效的优势。
3. 文字新闻
【答案】文字新闻是指以文字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播音的新闻。文字新闻有两种形式:①整屏文字与口播新闻联袂播出,这是在新闻节目或栏目中的常见形式。整屏文字辅以同步播音时,听读一体,传播内容更加明了清晰,传播政令等严肃性新闻效果好。②24小时走马播映在其他节目画面下端,既争得了新闻传播时效,又不必打乱节目的正常编排; 可以随时插播重要新闻,显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优势。
4.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五个W 和一个H' ,等新闻要素作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不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来”的传播目的。深度报道的“深度,,,是一种全方位的,蕴涵着事与理的思辨“深度”,绝非是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分析和解释。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报业与电子新闻业的抗衡中交替运用而产生的,深度报道进入电视新闻后,同样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5. 特写
【答案】特写是指拍摄距离变化会形成各类“景别”的具体内容,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也包括一部分近景。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特写有多种,其作用都是通过细节去揭示事物的面貌,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写还可以弥补新闻消息一般不太涉及的“心理情绪”这一内容的传播,使人们在接受基本信息
的同时,感受特写细节所传递的无言的感情信息。特写画面内容单一、易懂,画面的时间长度有2秒钟即可。
二、简答题
6.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设计的元素类别有哪些?
【答案】(1)按新闻题材内容分类
按新闻题材的专业内容分类,有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社会新闻几大类,各大类又分出更细的类别。
(2)按报道方式分类
按报道方式分,有动态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综合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3)按采访准备分类
按采访准备分,有预知新闻与突发新闻。
①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②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对于这种分类,有的文论又从新闻发生的状态上进行划分,将预知新闻归之为静态新闻,认为这种新闻是唾手可得的; 将突发新闻称之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4)按新闻发布掌管情况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独家新闻和共有新闻。
①在当代新闻媒介的竞争中,都以能获得独家新闻为首要争夺目标,新闻机构都不惜重金,鼓励其新闻记者挖独家新闻。这种竞争造就和培育出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独家新闻的竞争结果,无论西方还是我国,时有假新闻发生。
②共有新闻,是指各新闻媒介所用的来自同一新闻源头的新闻。这些新闻或来自通讯社,或来自有关会议和其他重大社会活动,因各个新闻媒介都不会遗漏而成为共有。
(5)按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主体新闻和反应新闻。
①主体新闻又称为纯粹新闻,某‘事件的发生,其本身即为新闻。这类新闻具有独立性,不以其他新闻作为依存条件。例如某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即构成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这是主体新闻。②反应新闻是因主体新闻的存在而存在,是属依附于主体新闻的一种新闻。例如会议精神、公报涉及种种政策的变更,亦会构成人们感兴趣的新闻,这是反应新闻。反应新闻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主体新闻价值的大小。
(6)按新闻内容的性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