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乐会序曲
【答案】始于19世纪的一种管弦音乐形式,类似歌剧或戏剧的序曲,但专供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的一系列戏剧配乐的序曲体现了戏剧性和交响性,对于音乐会序曲的创立有重要影响。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19世纪典型的音乐会序曲还有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斯群岛》、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 《伊戈尔王》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创作的四幕歌剧作品,根据古代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写作,叙述12世纪时,伊戈尔公爵远征钦察汗国,被波洛维茨人俘获的故事。这部歌剧显示出作曲家强烈的个性特征,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作,剧中第二幕的波洛维茨舞常单独演奏。
3. 奥芬巴赫
19世纪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一生创作轻歌剧近百首,
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和《美丽的海伦》等。
4. 乐队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由乐队演奏的协奏曲,没有独奏部分或任何附属的部分,托雷利1692年写作的6首乐队协奏曲开此体裁先河,1720年后逐渐与早期交响曲的发展合流。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3和第6首是出色的乐队协奏曲。
5. 德彪西
【答案】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德彪西的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到曲式及配器都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启示了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6. 雷电一暴风雨;
【答案】
7. 《阿依达》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法国大歌剧作品,剧情讲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掳至埃及后,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的爱情与爱国利益间的冲突,最终二人共同殉情。歌剧有效运用“主导动机”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刻画,并有许多出色的唱段,如“圣洁的阿依达”
“祝你凯旋归来”等。
8. 《鳟鱼》
【答案】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用变化分节歌的形式叙述了河中鳟鱼被渔夫用计捉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鳟鱼命运的同情,作曲家惟妙惟肖地以流畅的钢琴伴奏塑造了在水中悠然游动的鳍鱼形象。该曲主题后来被引入《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
二、简答题
9. 简述韦伯恩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韦伯恩(A.Webern , 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哲学博士,也是勋伯格的高足之一。他的作品以简洁浓缩为特征,最长的为十五分钟,最短的仅十五秒; 作晶编号共31项,有17首声乐作品和14首器乐作品,全部作品同场演出仅三小时左右。他的创作经历了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的转变,并为整体序列音乐指明了方向。
(2)代表作品:
①器乐作品:《帕萨卡利亚》,《弦乐四重奏“6首小品”》《5首管弦乐小曲》《小提琴与钢琴的3首小曲》《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等。
②声乐作品:无伴奏合唱《轻舟飞逝》,《第一康塔塔》《第二康塔塔》等。
(3)艺术成就:
①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贝尔格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韦伯恩在十二音音乐中除了对音高加以组织外,还对时值、力度、节奏、织体、音色等要素作了相应安排,如《交响曲》等,这类作品为“整体序列”创作指明了方向。
②作品以一种高度浓缩、格言式的音乐语言著称,长度一般只有几分钟,有的只有几小节,如《5首管弦乐小曲》中的第四首只有6小节,演奏时间约19秒。这些作品体现了韦伯恩独特的风格,促进了新音乐的发展,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与贝尔格试图将20世纪的音乐创作拉回过去的做法不同,韦伯恩的创作更具先锋性,他将老师勋伯格的创作原则运用到极致,因此音乐语言也显得更抽象、主观。他的音乐语言特点为:旋律、和声零散,突出乐器音色的频繁变化,曲式结构短小。这种音乐语言在预示序列音乐的同时,还影响了点描音乐的形成,确立了音色音乐的重要地位。
10.简述布列兹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布列兹(Pierre Boulez, 1925~),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整体序列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代表作品:
《无主的锤子》(为人声及室内乐重奏而作),《重重皱褶—马拉美肖像》(女高音和乐队),为
两架钢琴作的《结构I 》《结构II 》,六首弦乐四重奏等。
(3)艺术成就
①他对20世纪的序列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创作以韦伯恩后期风格为基础,吸收了梅西昂、德彪西音乐中的节奏和音色、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早期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结合周密的数理构思和自由、奔放的感情表达,形成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正是他的成就之一。
②他最著名的作品《无主的锤子》是一首为女低音和六件乐器而作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也是序列音乐的经典之作。音乐动静结合,音响奇特,旋律线条突兀,节奏零散,织体层次感较强,既具有韦伯恩后期的风格特征,又带有些许东方音乐的特点。
【答案】
11.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在西方现代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个评价:如果仅仅提一部20世纪的经典管弦乐作品,那么《春之祭》必是首选之作。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但无不说明斯特拉文斯基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舞剧音乐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和画家毕加索一样,他也具有不断实验,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其创作经历了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主义音乐的转变过程。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①第一阶段(至1920年前):俄罗斯风格时期。这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俄罗斯古老习俗和宗教礼仪的兴趣以及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音乐的影响,以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
②第二个阶段(1920~1951):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这时的他身处瑞士和法国,反对浪漫主义宣泄情感的音乐,开始复古,作品形成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从1920年的《浦契涅拉》开始,到《众神领袖阿波罗》(1927~1928), 《小提琴协奏曲》(1931),最后以1951年的歌剧《浪子历程》结束这段时期的创作。
③第三个阶段(1951~1971):序列主义音乐时期。1952年受韦伯恩的影响,开始写十二音音乐,1956年又进入整体序列音乐的探寻。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3)艺术成就:
①作为20世纪的音乐领袖,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在影响同时代作曲家的同时也使他们不可抗拒地追随其后。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音乐写作是他引领的两个重要的音乐潮流; 作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倡导者,他主张对古典时期的美学原则进行反思和重新运用,并作有该音乐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浦契涅拉》。
②斯特拉文斯基为俄罗斯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佳吉列夫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舞剧作品,表现了俄罗斯古老的民俗特色和宗教精神,以《火鸟》《春之祭》为代表。
③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语言:节奏作为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突破了强弱规则交替的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