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2岁。右季肋部胀痛伴低热2月余。查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6c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脾肋下3cm。10年前曾查HBsAg(+),ALT82U/L。诊断首先考虑() 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 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 慢性胆囊炎。
镫骨的运动形式是() 中等强度的声音时,镫骨底板是沿镫骨后脚的垂直轴振动。 内外活动。 上下活动。 偏转移动。 活塞式运动。
影响红斑反应强度的因素,以下说法何者错误() 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不佳时红斑反应减弱。 同一人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 皮肤色素含量不同红斑阈值相同。 15天以前的新生儿几乎不产生红斑反应。 小儿红斑反应消失得较快。
根据“行波学说”,2kHz频率声波引起基底膜最大振幅的部位是() 蜗底。 蜗顶。 基底膜2周处。 基底膜的1.5周处。 蜗孔到镫骨底板的中点。
下列哪项不是水疗的方法() 肥皂水洗肠。 冲浴、浸浴。 蒸气浴。 旋涡浴、蝶形槽浴。 步行浴。
足少阳胆经的原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