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13风景园林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苑
【答案】“苑”是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大的苑广裹百里,拥有囿的传统内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养的飞禽走兽,供帝王射猎行乐。此外,还建有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小的苑筑在宫中,只供居住、游乐,如汉建章宫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称为内苑。
2. 西汉上林苑
【答案】“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在秦朝上林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其特点为: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苑内建筑就己知数量而言,分布及其疏朗,形成了集锦式布局; 它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一休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望天、生产、军训等。
3. 形胜
【答案】“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 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形胜的要素有三:油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哭位排水。形胜思想强调山川环境,将城市选址、建设与地理环境的观察进一步扩大到宏观的山川形势,并强调形与意的契合境界,对风水说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4. 牌坊
【答案】“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5. 舫
【答案】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船首的一侧设平板与岸相连,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二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颇具跳板之意。船体部分通常采用石块砌筑。
6. 一池三山
【答案】“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在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三山象征着封建帝王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
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二、简答题
7.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比较。
【答案】(1)功能与面积
①皇家园林主要修建在京城周围,其目的是供帝王及皇宫贵族休息、娱乐或进行其他各种活动。皇家园林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园内设有用于听政的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
②私家园林多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是官僚地主和富商为满足生活享乐而建造的,面积一般都不大。
(2)建筑风格
①皇家园林内建筑风格相较于宫殿建筑小巧,但与私家园林相比,则是堂皇而壮丽的。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园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②私家园林内的建筑体量小,其基本风格是活泼、玲珑、通透、典雅,建筑以厅堂为主。
(3)园林造景
①皇家园林景区范围大,景观丰富。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以更重视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皇家园林规模大,所以花木配置相对而言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②私家园林因规模和选址等条件的限制,多采用以山石造山的手法来追求山水意境; 还擅用邻借、远借园外景物来弥补园中不足。因其规模较小所以花木布置以单株欣赏为主。
8. 简述隋唐园林的主要成就。
【答案】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现将全盛时期造园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①“皇家气派”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②“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它的形成,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③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人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①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把诗、画情趣赋予园林山水景物,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已见端倪。
②以山水景物诱发游赏者的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己处于朦胧状态。
③“中隐”思想以及官僚阶层的壮大和官僚政治的成熟推动了士流园林的发展。
④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促成了文人造林的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①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②郊野寺观的园林(包括独立建置的小园、庭园绿化和外围的园林化环境)把寺观转化为兼有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郊野的生态环境。
③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区和“园林寺观”的发展。
(4)公共园林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①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丰富了城市总体的天际线,增益了城市绿化效果。
②长安的绿化不仅局限于城区,还以城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了近郊、远郊乃至关中平原的绿色景观大环境的烘托。
③长安的绿化建设情况经传播影响及于国外。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①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园林中的“置石”比较普遍,“假山”一词开始用作园林筑山的称谓。
②园林的理水,除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③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
④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合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不拘一格。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①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②第四个特点意境的含蕴处在朦胧的状态。
③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在世界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9.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用于分割与联系园林空间的常用造景手法。
【答案】(1)分景:指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将大面积的园林空间划分成若干小面积的局部空间所形成的景观。分景是细化古典园林空间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一般对于大型公园或大型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依据园林功能分区和使用目的的要求,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景区空间,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景观境界,各具特色的分景可使整体古典园林空间设计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园林分景的设计:对于大型公园或城市绿地,应依据园林设计功能分区要求专门设置不同的园景区域:如中心广场区、喷泉广场区、儿童游戏区、水景区、垂钓区、大型草坪、花坛区、种植区、观赏区、体闲购物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要。对于不同古典园林区域的位置选择,要注意将安静休闲区、垂钓区等与儿童游戏区、购物区分开设置,动静分离,以免相互干扰。对于每处园景区域,要做到区域的功能特征突出,使用合理,景色丰富多彩,达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