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林语堂小品文的艺术风格。

【答案】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作家,尤以小品文闻名。他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幽默

林语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出的艺术个性。如果比照“五四”以来现代散文较多存在的感伤浪漫或教化的色彩,林语堂的幽默便显得从容睿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如他的散文集《剪拂集》就多以嘲讽之笔,进行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裹着幽默。

(2)性灵、闲适

林语堂创造了一种散文笔调,闲适是这种笔调所形成的文体特征。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他将谈话的艺术引进散文创作,小光理论上,而且从创作实践上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林语堂的小品文读来饶有趣味,又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文化含量较高。

总之,林语堂这种与现实拉开距离,去追求幽默、闲适与独抒性灵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引起左翼文坛的批评,但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逐渐被后人所欣赏,并给予他较高的评价。

2. 参照周作人的散文理论分析其散文创作的风格特点。

【答案】(1)周作人的散文理论1921年周作人发表《美文》,文中将“美文”界定为论文的一种,不过它不是批评的,不是学术的,而是艺术的。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美文要真实而简明,也就是讲真话、说自己的话,是个人“言志”之作。正是他的提倡,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同等的位置。

(2)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美学风格

①平和冲淡

周作人的散文旱现出平和冲淡的风格,这首先是情感表现上的平和冲淡,它往往不是以大波大涛的形式,而是以节制平和的方法,化汹涌为平和,变冲动为宁静,使作品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美学格调。此外,他的散文中还有另一面,即不能平淡,具有“闲而不适”的特点。

②幽默诙谐

周作人前期的一些针贬时弊的散文,虽不乏讽刺味的笔墨,但更多是以幽默味表现出来。通过寓庄于谐、寓谐于庄、庄谐并出等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周作人的散文讲究趣味,更讲究机智,趣味和机智两者相结合,形成了诙谐幽默。

③含有苦涩的韵味

周作人的散文可以说是他寂寞内心的情感符号,其散文无一不折射出这种苦涩的情感。他常常把苦涩味和简单味放在一起,并作为一种审美情趣熔铸在他的散文中,这使他的散文有生活、有文化,并且耐读、耐寻味。

④宽阔的艺术空间

从情感角度看,由于周作人多采取“以我观物”的视角,因此在他的散文中常常有自己的“发现”,跃动着千姿百态的灵性,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想像力,由自然到人生,由现实到梦想,由回忆到预言,腾挪跌宕,开阔自如,展现了无比宽阔的艺术空间。

总之,周作人强调尊重创作个性,书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主张“人生的艺术派”,提倡人的文学。他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正是他的提倡,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同等的位置,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3. 选择一位作家,结合文学史知识解读他(她)分别写于1949年前和写于1949年后的两部作品,并作比较。

【答案】(1)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而又才华旷世的女作家。

四十年代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主要时期,这一时期作品比较集中,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传奇》,这部小说集收集整理了张爱玲最经典的10篇作品,《金锁记》《沉香屑》《倾城之恋》《茉莉香片》都收集在这部集子里。

五十年代以后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比较零散,但优秀的作品仍比较多,1951年发表了《十八春》和《小艾》,随后1954年的《秧歌》和《赤地之恋》,1966年的《怨女》,1979年的《色戒》,1981年《海上花列传》。张爱玲前后期的作品从人物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和意象手法上都有所改变。

(2)《金锁记》和《小团圆》

①《金锁记》: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的典范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所作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疯子一样被折磨了30年,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曹七巧被誉为“我国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她出身于一个小户人家,为了攀附权贵,做了姜家的二奶奶,门不当户不对,导致了她的婚姻悲剧,使她得不到爱和尊重,受尽了凌辱和践踏,扭曲的灵魂和变态的心理使她将这种仇恨转嫁给自己的儿女。她彻夜不断地问自己儿子的私生活,并在麻将桌上将自己儿子和儿媳的生活公布于众,逼死了自己的儿媳。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和童世舫来往,百般阻挠,金钱和性欲使灵魂扭曲的七巧像疯子一样,她对童世舫散布了阴森的谎言,扼杀了女儿的幸福。她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恨她,但是疯狂欲望使她丧心病狂,在绝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她的绝望和压抑泯灭犷良知和人性,在挣扎中扭曲了人格,变得疯狂狠毒。曹七巧是无奈的,她的悲剧根源是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金锁记》成了张爱玲刻画女性悲剧的典范。

②《小团圆》:现代女性错误选择导致的悲剧

《小团圆》是张爱玲后期的主要作品,更被称为是一部“自传式”的小说。这部小说既继承和发展了张爱玲以往小说中的艺术风格,同时又表现出诸多新的亮点。她有着独特而又执着的艺术观,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阅历的丰富,又使作品呈现出异样的风采。

相比之下张爱玲后期代表作《小团圆》虽然也是描写了一段男女爱情的故事,同样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内涵不一样。《小团圆》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九莉和邵之雍。九莉不同于前期作品中的缺乏独立意识的女性,而是一个独立、自尊、自爱的现代女性。九莉不同于白流苏有着自私心,不同于敦凤想借助婚姻求得生存,不同于葛薇龙既有虚荣心又贪图享乐。虽然九莉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是在她身上看不到扭曲的心灵和撕裂的灵魂,她的爱情悲剧并不是由于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是她固执的爱情和错误的选择,即使她知道邵之雍是汉奸,是情场的高手,但是她仍然坚守自己的那份爱情,由此而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4. 怎样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

【答案】《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在取材和写法上不同于《呐喊》和《仿徨》,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总集。《故事新编》艺术特色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服务,从而使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正确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就必须从正确对待它的利弊入手。

(1)从“油滑”有利的方面看

①“油滑”对人物刻画有利

a. “油滑”对“坏种”性格的刻圈方面。如《采薇))里小穷奇,一边对伯夷叔齐施行搜身,一边还大谈“海派会‘剥猪锣’,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些玩意儿的”,暴露出现代洋场恶少的嘴脸。

b. “油滑”能从侧面烘托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通过古衣冠的小丈夫,读者可以看到女蜗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可贵的思想品格。通过对曹公子的言行描绘,能反衬墨子求实、机智的性格特点。

②“油滑”能突出针贬现实的主题,加强了作品的战斗性和政治意义

《理水》中正反人物的对比,有助于表现“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和无耻”的思想内容,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丁有力的干预。鲁迅在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塑造犷典型的人物形象。

(2)从“油滑”不利的方面看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影响乃至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的完整。《不周山》主要描写了女蜗创造人类和炼石补天的神话,气势雄浑,画面非常优美,而当中却穿插了古衣冠的小丈夫,让他无耻地骂女蜗。这就和神话故事的情调显得极不协调,对艺术描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故事新编》的“油滑”是有利有弊的。

二、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