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实际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现实意义。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也即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仍以原来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但如果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按照这种理论,如果想激励员工,首先需要了解员工目前的需要处于哪一个层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2. 知识存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知识存储管理的内容有:
(1)知识的选择与过滤企业知识管理的投入应当有战略上的重点和方向,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总体战略的需要进行规划。另处,要保证知识的质量,针对企业面临或将要面临的难题,选择创新性的、具有潜力的知识。
(2)知识的加工与提炼
在知识储存之前,需要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提炼,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提升知识的价值,提高知识的便利性。
(3)知识的储存与检索
将加工过的知识存放在适当的媒介中,井设计多种索引和分类目录,方便用户查找。对于显性知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于隐性知识,需要合理地安排人员组合,实现知识互补,增进人员之间的交流; 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比如建立个人博客记录员工的创意灵感,便于显化员工的隐性知识。
(4)知识的更新与维护
有些存储在知识库中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合时宜,需要按照知识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知识库进行更新、重新分类,淘汰不再有价值的知识,增加新知识,保持企业知识的时效性。
3. 权益资金筹集和负债资金筹集的力式分别有哪些?
【答案】(1)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留存收益三种。
①吸收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小以股票为媒介,而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其他企业、个人和外商等主体投入的资金,形成企业自有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a. 吸收现金投资;
b. 吸收非现金资产投资
c. 吸收实物资产投资(包括房屋、建筑物、设备等);
d. 吸收无形资产投资(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有技术等)。
②发行股票筹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投资者借以取得股利的凭证,它代表了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持有人即为公司的股东。公司股东作为投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资产受益权、公司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并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负债资金的筹集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商业信用和和赁筹资等形式。
①发行债券
债券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司债券; 非公司企业发行的债券称为企业债券,这主要是相对于国家和金融机构发行的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而言的。
②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间直接的信用行为。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其具体形式主要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③租赁筹资
租赁是一种合同性协议,它规定资产所有者(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将资产交由使用者(承租人)使用,使用者在规定时间内分期支付租金并享有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
a. 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是指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租人向承租人出租资产,承租人获得资产的使用权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提供与租赁有关的服务。
b. 融资性租赁又称资本租赁,是一种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方式。承租人可在资产的大部分使用寿命周期内获得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内的租金足以使出租人收回设备的成本并有一定的投资报酬。出租人一般小提供保养、维修等服务。
4. 如何形成国际企业成功的经营战略?
【答案】国际企业针对其经营活动的价值链,利用其具有的资源和能力,构筑其独特优势支持其经营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与高利润,如图20-8所示。图20-8国际企业成功战略的产生
5. 企业如何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答案】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方法:
(1)学习型企业文化
①强调“终身学习”,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②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
③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
④强调“团体学习”,企业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2)共享型企业文化
①要求企业管理者积极为企业营造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
②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③要求各方放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实现双赢; ④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活动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能够鼓励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⑤积极倡导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
(3)创新型企业文化
①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
②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