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803劳动科学综合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劳动争议?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答案】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或履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引起的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各自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用人单位、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2. 如何理解信度和效度?

【答案】(1)信度是指测试的可靠程度和客观程度,即测试的一致性。也指测试方法不受随机误差干扰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指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测试方法的信度越高:否则,就意味着测试方法的信度越低。效度又称效性或者正确性,是指测试方法测量出的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也就是说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测量出要测的内容。

(2)在员工甄选中,效度是指应聘者的测试成绩与今后的实际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在测试中成绩最好的人也是今后实际工作绩效最好的人,同时在测试中成绩最差的人也是今后实际工作绩效最差的人,就说明这一测试方法具有很高的效度。对效度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指标对应聘者进行选拔。

可见,为了保证员工甄选的效果,测试方法必须同时具备高的信度和效度。

3. 可变薪酬有哪些类型?

【答案】可变薪酬又称为激励薪酬、绩效薪酬,是指企业按员工、团队、部门或者企业的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薪酬。可变薪酬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鼓励员工为企业、部门或者团队的绩效做出更大的贡献。可变薪酬有很多类型,根据支付对象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个体可变薪酬与群体可变薪酬。

(1)个体可变薪酬

个体可变薪酬是指主要以员工个人的绩效表现为基础而支付的薪酬,这种支付方式有助于员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但是由于它支付的基础是个人,因此不利于团队的相互合作。个体可变薪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计件制

它是根据员工的产出水平和对应的工资率来支付相应的薪酬。在实践中,最简单的计件制往往采用直接计件制。为了鼓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企业更多使用的是差额计件制,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产出水平分别规定不同的工资率,依此来计算报酬。差额计件制主要有泰勒计件制和梅里克计件制两种形式。

②工时制

工时制是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的时间来支付相应的薪酬。

标准工时制也有两种变形:哈尔西50-50奖金制和罗恩制。

③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就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来支付相应的薪酬。由于有些职位的工作结果很难用数量和时间进行量化,不太适用卜述两种方法,因此就要借助于绩效考核的结果来支付可变薪酬。绩效工资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是绩效调薪; 二是绩效奖金; 三是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2)群体可变薪酬

群体可变薪酬指以团队或企业的绩效为依据来支付薪酬。群体可变薪酬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员工更加关注团队和企业的整体绩效,增进团队的合作,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绩效的实现。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团队工作方式日益重要,因此群体可变薪酬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它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因此还要辅以对个人绩效的考核,群体可变薪酬绝不意味着进行平均分配。群体可变薪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利润分享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指对代表企业绩效的某种指标(通常是利润指标)进行衡量,并以衡量的结果为依据来对员工支付薪酬。

②收益分享计划

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种与员工分享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等而带来的收益的绩效奖励模式。常见的收益分享计划有斯坎伦计划与拉克计划。

③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是针对员工个人来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激励计划的一种主要形式,长期激励计划关注的是超过一年以上绩效的反映。

4. 职位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 编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一般来说,一份内容比较完整的职位说明书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项目,即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

(1)职位标识好比职位的一个标签,让人们能够对职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职位编号、职位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和职位薪点。

职位名称确定时一应当简洁明确,尽可能地反映职位的主要职责内容,让别人一看就能够大概知道这一职位主要是干什么的,职位名称中还要反映出这一职位的职务。

(2)职位概要是要用一句或几句比较简练的话来说明这一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要让一个对

这一职位毫无了解的人一看职位概要就知道它大概要承担哪些职责。

描述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要按照动宾短语的格式来描述; 要准确地使用动词。

(3)履行职责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出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活动。履行职责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出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活动。

在排列职责时有两个原则:按照这些职责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按照各项职责所占用的时间多少进行排列。

(4)业绩标准就是职位上每项职责的工作业绩衡量要素和衡量标准。

(5)工作关系是指某一职位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主要与企业内部哪些部门和哪些职位发生工作关系,以及需要与企业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6)使用设备就是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

(7)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时间要求、工作的地点要求、工作的物理环境条件等。

(8)任职资格; 罗杰提出了七项基本内容:体貌特征; 成就; 一般智力; 特殊能力; 兴趣; 性格; 特殊的工作环境。

(9)其他信息; 这属于备注的性质,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说明但是又不属于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范围的,可以在其他信息中加以说明。

5. 薪酬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明确员工所应得的薪酬,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2)薪酬管理的意义

①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

这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作用,企业支付的薪酬,是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证。

②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员工的激励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支点就是满足他们没有实现的需要。薪酬水平的高低也是员工绩效水平的一个反映,较高的薪酬表明员工具有较好的绩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

薪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员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3)薪酬管理的原则有效的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企业的薪酬管理政策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这是薪酬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