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807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感知论
【答案】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对环境感知方面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环境感知现象在移民身上反映也是比较明显的。
2. 第一产业
【答案】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各国的范围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有的国家还包括采矿业。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3. 集中化指数
【答案】集中化指数是用来分析和衡量区域内工业或经济部门专门化(或集中化)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数量指标。是与罗伦斯曲线相对应的统计量。其公式如右图。
式中I 为集中化程度指数,N 为某区域某部门产值,A1为整个地区某部门产值,M 为某地区全部产值,A 为整个地区总产值。集中化程度指数取值范围在
些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越高。I=1时,工业完全集中于一个部门。
4. 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般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与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边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
5. 人口迁移
【答案】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按涉及的范围是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之间。I 值越大,工业在某
6. 行为地理学
【答案】行为地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是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地理学新分支。
7. 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8. 白兰士
【答案】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的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9. 地缘政治学
,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答案】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10.城市景观
【答案】城市景观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
二、简答题
11.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麦金德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地理学教授,其政治地理学的代表作为《历史地理的枢纽》。
(1)其学说的主要内容有:
①研究的出发点是政治组织的特定地域,指出在内陆生存的人具有内陆的偏向,他认为东欧和中亚部分是心脏地带,其外侧为渐移地带。
②提出陆权优势论,认为当时内陆偏向强的民族是俄罗斯的斯拉夫民族,海洋偏向强的民族是以英国、美国为中心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族。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 谁主宰了心脏地③提出了有关世界战略形势的“名言”
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 谁能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世界岛是指以欧亚大陆为中心,包括非洲和大洋洲陆地集中的部分。
(2)意义
①进步性
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的前半叶他的理论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②局限性
有人批评他过于强调陆心的重要性与潜力,忽视了空军的作用,甚至认为是为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提供依据。
12.简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案】根据区域在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的差异,把区域发展分成三个不同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初级阶段)
①初级阶段发展特点
a.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
b. 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c.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d. 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②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要是利用某一个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促进区域的发展,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2)工业化阶段(成长阶段)
①成长阶段发展特点
a.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
b. 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
c.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d.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e.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f. 资源面临枯竭; 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g. 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②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此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