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69药学基础综合之有机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化合物
A.2R , 3R
B.2R , 3S
C.2S , 3R
D.2S , 3S
【答案】D
【解析】
2. 下列各化合物中, 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的为( ).
(A)
(B)
的构型正确命名是( ).
(C)
【答案】A ; C
(D)
【解析】(A)项分子既含显碱性的吡啶环, 又含显酸性的羧基; (C)项为嘌呤, 其五元环中亚胺基上的氢显酸性, 而双键氮上有孤对电子, 又显示碱性.
3. 下列化合物具有还原性的是( ).
CA)
(B)
(C)
【答案】D
(D)
【解析】(D)有苷羟基, 故有还原性.
4. 共振杂化结构对稳定性贡献大小是( )
.
A.
B. 式最大
,
C. 式最小
,
D. 式最大
,
【答案】B 【解析】式最稳定, 共价键结合完整, 是饱和的;
式中电负性大的氮原子带负电荷比式中
氮原子带正电荷更稳定. 因此稳定性顺序为:
5.
下列化合物的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
(A)
【答案】D
【解析】
在谱中凡可使氢原子核外电子密度减小的一切因素, 都会时屏蔽作用减小, 化学位移增大. 而影响因素主要为诱导效应. 除此之外, 磁各向异性的影响也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发生很大变化. 在四个选项中, 均有氯原子在分子中, 存在诱导效应, 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增大; 但在(D)项中, 氢原子连在苯环上,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增加至6〜8ppm 之间.
6. 丙酮、甲醛、二甲胺在中性或稍偏酸性的条件下缩合, 主要产物是( ).
(A)
(C)
【答案】C
【解析】
含活泼的丙酮与甲醛及二甲胺同时反应,
丙酮中的一个活泼被一个二甲胺甲基所取代.
7. 氨基酸溶液在电场作用下不发生迁移, 这时溶液的pH 叫( ).
A. 低共熔点
B. 中和点
C. 流动点
D. 等电点
【答案】D
【解析】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故在电场作用下不发生迁移.
式等同
式次之
, 式次之
, 式最小
式最大 式次之
, 式最小
(B)
(C)
(D)
(B)
(D)
8. 某化合物的IR
谱显示在
个为四重峰. 此化合物为( ).
A.2-戊醇
B.2-戊酮
C.3-戊酮
D.3-戊醇
【答案】C
【解析】
处有吸收峰表明有羰基
,
信号表明分子中有对称的. 处有吸收峰
, 谱显示有2个信号, 其中1个为三重峰, 1
9. 下列化合物在常温平衡状态下, 最不可能有芳香性特征的是( ).
(A)
【答案】B
【解析】规则:对于单烯共轭多烯分子,
当成环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且离域的电子数是4n+2时, 该化合物具有芳香性.
10.下列化合物中, ( )不能形成糖脎.
A.D-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答案】C
【解析】单糖与苯肼作用时, 开链结构的羰基发生反应, 生成苯腙, 单糖苯腙能继续与两分子苯肼反应, 生成含有两个苯腙基团的化合物. 糖与过量苯肼作用生成的这种衍生物叫做糖脎. 蔗糖中没有苷羟基, 在水溶液中不能变成开链结构, 因此鹿糖不能成脎.
(B)
(C)
(D)
二、简答题
11.解释下列反应产物生成的原因
.
总产率为55%, 异构体比例为A :B :C :D=55:17:35:5.
【答案】反应产物生成的历程如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