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80基础医学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 )。

【答案】

鞘糖脂是指单糖或寡糖的糖链与神经酰胺

主要包括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

2.

cAMP

【答案】CAMP

即环化腺苷酸,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他信号分子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 TP 环化而形成。

3. 高能化合物。

【答案】高能化合物是指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是指具有高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或水解时释放较多的自由能的磷酸酐键或硫酯键,这里的高能键是不稳定的。

4.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答案】前导链是指DNA 半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复制叉前进方向连续合成的那条新生链。

5.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6.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序。维持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主要为肽键。

7. 超二级结构。

【答案】

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

螺旋、

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8.

【答案】 (肝葡萄糖激酶)。 (肝葡萄糖激酶)

是指定位于肝脏中的催化葡萄糖接受

第 2 页,共 25 页 上的轻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

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

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末端

磷酸、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一类己糖激酶同功酶。该酶专一性作用于葡萄糖,基本不以其他己糖为底物;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于肝外组织的己糖激酶,但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分解进食后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9. 异促效应。

【答案】异促效应是指非底物分子的调节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10.环化核苷酸。

【答案】环化核苷酸,又称环核苷酸,是指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

形成酯键从

而形成的磷酸内酯的结构。

二、问答题

11.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 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

【答案】(1)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概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①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具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②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③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2)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12.什么是黏性末端?它们在DNA 重组技术中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黏性末端是特殊的限制酶切割双链DNA 后获得的DNA 片段中的、由双链DNA 末端伸出的单链DNA 短区域。在DNA 重组技术中由于不同来源的DNA 片段(如外源基因和质粒都含有黏性末端)靠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的氢键相互结合,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DNA 共价连接,所以可重组DNA 。

第 3 页,共 25 页

13.什么是

【答案】

编辑?有何意义?

编辑是指在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具体说来,

指基因转录产生的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的现象。生物学意义:

(1)改变和补充遗传信息;

(2

(3

(4

(5

)的编排能增加基因产物的多样性; 编辑与生物细胞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 编辑还可能是基因产物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复杂的生物进化; 编辑很可能与学习、记忆有关。

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 14.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但是,只有在乙酰

的活性。乙酰的这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

调节糖异生和糖酵解。当乙酰【答案】

乙酰

水平上升时,适当底物通过三羧酸循环

有利于提供能量,多余的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进糖异生,抑制了酵解,不浪费能源。

15.PCR 实验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设计正确的引物,特别是对于每个引物的应当近似,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案】是双链DNA 的熔点温度,如果引物的熔点温度差别太大,在退火时,引物与靶DNA 杂化的程度将有差异,这将导致DNA 链复制差异。

16.(1)嘌呤霉素为什么能进入核糖体的A 部位?

(2)嘌呤霉素为什么能中断蛋白质的合成?

(3)为什么说嘌呤霉素的应用证实了核糖体A 部位和P 部位的作用?

【答案】(1

)嘌呤霉素的结构与氨酰

核糖体的A 部位上,

阻止了正常的氨酰

(2)

嘌呤霉素上的上的的结构(尤其是进入到A 部位。 氨基一样,经肽基转移酶的作用,也能与位于P )很相似,能结合到部位的肽基上的竣基形成肽键,形成一种羧基端为嘌呤霉素的肽链。这种肽酰-嘌呤霉素很容易从核糖体上解离下来,从而 中断肽链的合成。

(3)

结合部位。

17.有人习惯补充维生素E 作为抗衰老药物,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维生素E 是人体内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对抗生物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避免脂质中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维生素E 还可以与机体代谢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反应,生成生育酚自由基和生育醌,达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而脂质过氧化

第 4 页,共 25 页 在A 部位时(在移位之前),嘌呤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而当结合部位,P

部位是在P 部位时,嘌呤霉素能够与核糖体结合。这就表明A

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