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大学材料综合基础之材料科学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置换固溶体
【答案】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当溶剂和溶质原子直径相差不大,一般在15%以内时,易于形成置换固溶体。铜镍二元合金即形成置换固溶体,镍原子可在铜晶格的任意位置替代铜原子。
2. 相图
【答案】金属及其他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金属等材料的组织又由基本的相所组成。由一个相所组成的组织叫单相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组成的叫两相或多相组织。相图就是用来表示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及成分关系的综合图形,其所表示的相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二、简答题
3. 以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为例,运用位错理论说明屈服现象及加工硬化现象。
【答案】低碳钢的屈服是由于低碳钢中的碳是间隙原子,它与铁素体中的位错交互作用形成溶质原子气团,即所谓的柯氏气团。该气团对位错有钉扎作用,只有在较大的应力作用下,位错才能脱离溶质原子的钉扎,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上屈服点。而一旦位错脱钉,继续滑移,就不需要那么大应力了,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下屈服点和水平台阶。当继续变形时,由于位错数量的大大増加,导致应力又出现升高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现象。这是由于冷变形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大量位错,这些位错部分成为不可动位错,从而导致其对可动位错的阻力增大,引起材料继续变形困难,形成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4.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案】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5. 画一个斜方晶胞.. 并标注出坐标原点和三个基矢(a 、b 、c ),然后在晶胞中画出(210)晶面和一个与(210)晶面等同(同一晶面族)的晶面,并标出它的晶面指数。
【答案】如图所示。
图
6. 简述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
【答案】(1)相变阻力中多了应变能一项。
(2)形核方面:非均匀形核,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共格或半共格界面。
(3)生长方面:出现惯习现象,即有脱溶贯序;特殊/规则的组织形态,如片状、针状。 (4)新相以亚稳方式出现以减少相变阻力。
7. 结晶、重结晶和再结晶三者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答案】结晶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晶体固态的相变过程。
重结晶是指在固态情况下,物质由一种结构转变成另一种结构,即同素异构反应。
再结晶是将冷压力加工以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变形的组织中重新产生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性能恢复到冷加工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结晶发生相变,重结晶发生固态相变过程,再结晶没有。但它们全部都有形核与核长大的过程。结晶发生的驱动力是液固两相的界面能差,重结晶的驱动力为新旧两相的自由能差,而再结晶为储存能。再结晶后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提高,重结晶后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都会改善。
8. 简单立方晶体中,若位错线方向为[001],试说明该位错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
【答案】因位错线方向与柏氏矢量方向垂直,因此该位错为刃位错。
三、计算题
9. 求质量为1g 的A1中所包含的价电子数。
【答案】A1的摩尔质量为
所以lg 的A1包含的原子数为
价电子数:3×原子数
10.A-B 二元合金相图如图1所示。将
金直棒。求:
(1)计算棒中单相固溶体段占棒长的分数。
的A-B 二元合金棒放置在内腔截面积均匀的水平瓷舟内加热熔化后,在固相不扩散、液相完全混合条件下从左至右定向凝固成长为L 的等截面合
(2)示意画出棒中的组织分布及B 原子浓度分布。
(3)计算棒中单相,固溶体段的平均B 原子浓度。
图1 A-B 二元合金相图
【答案】(1)设棒中单相d 固溶体段占棒长的分数为z/L。在正常凝固方程
中
,则
(2)棒中组织及含量分布如图2所示。棒的左端为单相固溶体,右端为
最左端处,即z=0处,
为而与之相平衡的液相含量为
不随棒长而变。
它结晶为平均成分为60%的共晶体。在棒的共晶体,且处,根据相图,固溶体含量
图2 棒中组织及溶质分布示意图
(3)设棒中单相固溶体段的平均B 原子浓度为
解法一(积分法):
解法二(面积相等法): 由于平衡分配系数液体结晶为固溶体时,其B 原子浓度下降,所排出的B 原子完全进入
得
可有如下四种解法。 液体中并分布均匀,因此,图2中阴影1区与阴影2区的面积相等,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