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907普通地质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素丰度

【答案】元素丰度是指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也称克拉克值。绝大多数恒星的元素丰度基本相同:氢最丰富,按质量计约占71%;氦次之,约占27%; 其余元素约合占2%。这称为正常丰度。有少数恒星的元素丰度与正常丰度不同,一般说来,这与恒星的年龄有关。

2. 终债堤

【答案】终债堤是指在冰川的前端,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弧形堤坝。堤坝的弧顶指向冰川前进方向,堤坝内侧缓,外侧陡。它是冰川的消融量与供给量基本平衡时,冰川夹带的碎屑物质源源不断地在冰川前端堆积而成的。

3. 劳亚古陆

【答案】劳亚古陆是指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研究,推断出来的曾经位于北半球的古大陆。劳亚古陆是劳伦系亚古陆块和欧亚陆块的联合名称。劳亚古陆同南方古大陆(冈瓦纳古陆)隔着一个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相对峙。现在的一些北半球大陆,北美、格陵兰和除印巴次大陆以外的欧亚大陆,是劳亚古陆在古生代以后分裂和迁移的结果。

4. 侵入作用

【答案】侵入作用是指岩浆上升运移到地壳内部岩石中冷凝形成岩浆岩的过程。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为侵入岩。根据侵入深度不同,可将侵入岩分为深成侵入岩(深度>3km)和浅成侵入岩(深度<3km)两类。

5. 地质年代

【答案】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

6. 山岳冰川

【答案】山岳冰川发生于高山或雪线以上的雪原中,由冰川主流和它的分支流组成整个高山冰川系统。当冰层沿山岳向下移动,越过雪线继续向下时,其流动情形与河流相似,故亦称为冰河,我国青藏高原分布有众多的山岳冰川。

7. 斑状结构

【答案】斑状结构也是火山岩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大量的岩浆喷发延长了岩浆的冷却时间,使部分矿物可以生长成较大的晶体。构成火山岩斑状结构的晶体部分称为斑晶,未结晶的部分或隐晶质部分称为基质。有些火山岩可以见到巨大的斑晶,这可能是火山喷发前岩浆在岩浆房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使得适合岩浆房温度压力条件的矿物得以充分的生长,然后随着岩浆一起喷出地表。

8. 浊流

【答案】浊流是指在水下斜坡产生的,含大量悬浮颗粒和水分、一紊乱状态快速流动的重力流。在斜坡上,浊流受自身重力推动而流动,流动速度与流体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9.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答案】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是指,发育许多与活动大陆边缘有关的盆地。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发育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日本海型大陆边缘主要发育弧前盆地、陆架盆地和弧后盆地,转换断层大陆边缘主要发育走滑盆地。

10.威尔逊旋回

【答案】威尔逊旋回是指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即大陆岩石圈由崩裂开始、以裂谷为生长中心的雏形洋区渐次形成洋中脊、扩散出现洋盆进而成为大洋盆,而后大洋岩石圈向两侧的大陆岩石圈下俯冲(见俯冲作用)、消亡,洋壳进入地幔而重熔,从而洋盆缩小或发生大陆渐次接近、碰撞,出现造山带,遂拼合成陆的过程。

11.泥石流

【答案】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12.克拉通

【答案】克拉通是指大陆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常与造山带。克拉通化是稳定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没有重复。

13.沉积岩

【答案】沉积岩是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

14.矿物的挠性

【答案】矿物的挠性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主要存在于一些层状结构的矿物,如滑石、绿泥石、石墨等。

15.落水洞

【答案】落水洞是指地面流水沿地表裂隙下渗,溶解岩石所形成的与潜水面或地下溶洞相通的陡立深洞。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即在潜水面以上。

二、简答题

16.什么是矿物的硬度及分级?

【答案】(1)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画、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矿物硬度以H 表示。常用刻画发来测定矿物硬度。

(2)矿物的分级

这种方法在矿物学中一直沿用的是十种矿物组成的摩斯硬度计,按该十种矿物软硬程度排列成十级:例如某矿物能把石膏刻划出伤痕,却又能为方解石刻动,其硬度定为2.5。如果另一种矿物与萤石互相都能勉强划动则二者硬度相近,可定为4度; 而压入硬度是矿物绝对硬度的一种。摩氏硬度计十种矿物的压入硬度如下(单位kg/mm):①滑石2②正长石930③石膏35④方解石1722

⑤萤石248⑥磷灰石610⑦石英1120⑧黄玉1250⑨硬玉2100⑩金刚石≈10000

17.试述准平原与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答案】(1)准平原

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是在地壳长期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宽谷残丘相间近似于平原的地形。准平原区内的各条河流均接近其平衡剖面。地表地伏和缓,堆积物很薄,常分布坚硬岩石组成的岛状残丘、孤山。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河谷受河流侧蚀作用而逐渐展宽。而山坡因风化作用和流水冲刷使高度降低,坡度变缓。逐渐成为准平原。

准平原地貌上的重力、流水等外动力侵蚀作用,确因接近侵蚀基准面而相当和缓,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十分缓慢。若地壳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侵蚀基准面不发生较大变动,这种形态将基本稳定。从这个意义讲,地貌发育进入了老年期。

(2)夷平面

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