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呼吸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1岁患儿,发热6天,体温39℃左右,伴咳嗽。发病第2天起用青霉素治疗2天,仍发热,咳嗽频繁,继续用青霉素并加用头孢曲松,症状加重。查体: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面色发灰,呼吸40次/分,鼻翼扇动,气管居中,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稍钝。右肺叩诊浊,左肺细湿啰音,右肺闻及管状呼吸音,腹稍胀,肝肋下1.5cm,脾肋及边。血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5,淋巴细胞0.5。据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肺炎球菌肺炎
B . 腺病毒肺炎
C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 . 支原体肺炎
E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药物过敏导致严重喉痉挛并休克,建立气道首选()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造口。 环甲膜穿刺。 口咽通气管。 1岁患儿,发热6天,体温39℃左右,伴咳嗽。发病第2天起用青霉素治疗2天,仍发热,咳嗽频繁,继续用青霉素并加用头孢曲松,症状加重。查体: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面色发灰,呼吸40次/分,鼻翼扇动,气管居中,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稍钝。右肺叩诊浊,左肺细湿啰音,右肺闻及管状呼吸音,腹稍胀,肝肋下1.5cm,脾肋及边。血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5,淋巴细胞0.5。目前应采取的措施首选() A.调整抗菌药物。 B.给镇静剂。 C.应用洋地黄制剂。 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E.胸腔闭合引流。 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防御机制是() 潜抑。 投射。 合理化。 反向形成。 否认。 1岁患儿,发热6天,体温39℃左右,伴咳嗽。发病第2天起用青霉素治疗2天,仍发热,咳嗽频繁,继续用青霉素并加用头孢曲松,症状加重。查体: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面色发灰,呼吸40次/分,鼻翼扇动,气管居中,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稍钝。右肺叩诊浊,左肺细湿啰音,右肺闻及管状呼吸音,腹稍胀,肝肋下1.5cm,脾肋及边。血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5,淋巴细胞0.5。

据初步诊断,估计肺部X线片的主要表现为。 ()。 黄体细胞() 妊娠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雌激素和少量松弛素至足月。 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均能分泌孕激素。 颗粒黄体细胞位于黄体的两边。 膜黄体细胞数量多。 如排卵后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能维持达14天以上。 1岁患儿,发热6天,体温39℃左右,伴咳嗽。发病第2天起用青霉素治疗2天,仍发热,咳嗽频繁,继续用青霉素并加用头孢曲松,症状加重。查体: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面色发灰,呼吸40次/分,鼻翼扇动,气管居中,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稍钝。右肺叩诊浊,左肺细湿啰音,右肺闻及管状呼吸音,腹稍胀,肝肋下1.5cm,脾肋及边。血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5,淋巴细胞0.5。据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