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804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彼得. 圣吉认为,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____、____团队学习,以及_____。
【答案】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系统思考
2. 马克斯.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建立等级体系: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
二、辨析题
3. 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员招聘。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六步,具体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下作的方案。
(2)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就是要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其中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3)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对人及其下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口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4)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
(5)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独立管理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制订的步骤:①制定薪酬策略;
②工作分析;
③薪酬调查;
④薪酬结构设计;
⑤薪酬分级和定薪;
⑥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6)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4. 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
【答案】F
随着生产社会化,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到一个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高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就要把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分化出去给擅长的组织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工越细,效率越高。效率=产出/投入,即效率是由生产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决定的。与分工的的细致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
5. 织变革的阻力是直接的、公开的、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答案】T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特别是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要想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组织变革意味着原有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破旧立新。面对改革,组织中的一些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方式,适应新盼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可能对变革形成阻力,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必要时还应该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6. 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 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小。
【答案】F
任何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都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如果下属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受过良好的系统培训,则可以在很多问题上根据自己的见解去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减少对上司时间的占用以及向上司请示的频率。这样,管理的幅度便可适当宽些。因此,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
7. 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的唯一标准是信息的真实性。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而判断信息是否有用则要看信息是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1)高质量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②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③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2)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如组织必须迅速做出如何应对环境的决策。及时的信息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
②及时的信息的另一个要求是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③及时的信息的最后一个要求是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
(3)完全
信息要想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那么它必须是完全的。信息的完全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①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②信息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因此,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高质量、及时和完全。
三、简答题
8. 比较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区别。
【答案】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区别主要包括:
(1)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日标,不存在模棱两可。
(2)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3)具体性计划更易执行、考核及其控制,但是缺少灵活性,它要求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条件往往很难满足。
9. 解释成本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答案】成本是为取得可为某组织带来当期或未来利益的某种产品和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1)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控制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①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二个部分: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