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案】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 社会角色
【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力一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3. 贫困文化理论
【答案】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4. 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5. 初级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6. 印象管理
【答案】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或者说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二、简答题
7.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答案】在社会分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阶级的含义列宁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精确揭示了阶级的实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的划分标准上述定义表明,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总起来看,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8. 中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存在差异的一般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技术的进步和贸易的发展使得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的发展则相对缓慢。
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往往是一种“外发型”模式,即依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来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本往往首先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社区,尤其是沿海的城市社区。在外国技术和资本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而广大农村社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济和社会模式上。
③农村社区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2)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存在差异的原因
①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道路主要靠国内自己的资本积累为了快速地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对农产品的低价计划收购,因而导致农民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
②中国对城乡居民的迁移一直实行着较为严格的控制,这种严格的城乡迁移控制加剧了中国的城乡差异。
(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存在差异的原因
①通过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业的经济基础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②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因素虽然已经进行主要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取消了原有严格的统购统销制度,政府多次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然偏低,并且农产品提价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被中间流通环节攫取,农民所得到的实惠较少。
③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条件下,农村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弱,因而最容易受到不规范经济行为的伤害。
④虽然2006年取消农业税,但在以往几十年的时间里,许多农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向农村居民征收过多的税款和提留,给农村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造成他们实际收入的进一步降低。
9. 分析文化相对主义的利弊。
【答案】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1)文化相对主义的利文化中心主义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常常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并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敌视、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相比之下,文化相对主义因为承认每种文化模式存在的合理性而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面对那些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的文化时,文化相对主义意味着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动和交往关系。
(2)文化相对主义的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不可进行比较的,不能分出优与劣、好与坏的,文化相对主义一味地容忍外来文化,则会因为否认事物的绝对的一面而发生明显的错误。例如,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优质的社会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而反对依附性、重视现实和讲究实际、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而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等,都属于优秀文化成果,或称优性文化; 而吸毒、赌博、卖浮、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则是糟粕,即劣性文化。在对待这两种文化时,人们就必须表现出明确的态度,义正言辞地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而不是像文化相对主义那样不合时宜地去默许、容忍那些劣质文化的存在。就这一点而言,文化相对主义只是走了文化中心主义的另外一个极端,二者都未免失之偏颇,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在看待文化时缺乏辩证的视角。对于我国而言,在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时,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的优良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还要剔除有害的文化糟粕; 既要吸收引进外来文化的精髓,又要防止外来糟粕的入侵。
10.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答案】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其功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