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招生专业: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2.机会成本
3.外部效应
4.结构性失业
5.政府支出乘数
二、计算题(10分)
完全竞争行业某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1Q3-10Q 2+300Q,其中,Q 为月产量。求该厂商长期均衡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2.持久收入说的主要内容。
3.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后果和应对之策。
2.联系我国近年来的实际,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答案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招生专业: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相关商品价格是决定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当E XY >0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当E XY <0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当E XY =0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2.机会成本:指选择生产要素的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其他用途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时期内,它的资源的供给量总是相当固定的,或者说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而决不可能同时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
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但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