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西方文论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分析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缺陷、原因及其他地位。
【答案】(1)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缺陷
由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系统与辩证法之间的深刻的矛盾,也由于他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性,他的一些重要思想的萌芽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充分的发展,而且被一些错误的乃至反动的思想所掩盖起来。
(2)原因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首足倒置”,即不把精神安在物质的基础上,不把理性安在感性的基础上,不把一般安在特殊的基础上,而是把这些对立范畴的关系倒转过来。
②他的历史观,把黄金时代摆在过去,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历史发展的止境,看不出历史的未来,因而也看不出艺术的未来。
(3)黑格尔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由黑格尔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转变,但是在这种转变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从黑格尔那里吸收了一些“合理内核”,把它们发展为崭新的东西。
2. 简述夏夫兹博里的理性论观点和美学观点。
【答案】(1)夏夫兹博里的理性论观点
夏夫兹博里提出理性的部分是针对霍帘士的性恶论而进行反驳的,理性的部分就是人性中的善根,就是生来就有的道德感或是非感。
①夏夫兹博里认为对善恶美丑的分辨既然是直接的,所以就是自然的,即天生的;分辨的动作既是自然的,分辨的能力本身也就只能是自然的,即天生的;人心并不象洛克所说的生来就只是一张白纸。
②“内在的感官”毕竟不同于外在的感官,而是与理性密切结合的。
③夏夫兹博里把人分为动物性的部分和理性的部分;通常的感官属于动物性的部分,“内在的感官”才属于人的心和理性的部分;审美的能力只属于后者而不属于前者。
④夏夫兹博里把道德感和美感看作是相同的。
(2)夏夫兹博里的美学观点
①合理因素
夏夫兹博里的伦理观点以美学观点为基础,由于他看出美与善的密切联系,他也看出审美是与怜悯,喜爱,慈祥,公正,慷慨之类“社会感情”的密切联系,这也就是说他看出了美的社会性。这是在这一点上,他的学说是对经验派片面强调动物性本能的美学观点的一个纠正。
②不足
a. 肯定怜悯,喜爱,慈祥,公正,慷阪这类“社会愔感”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是人在“自然状态”中生而就有的资票。
b. 对于美感究竟是感性的活动还是理注的活动没有认识漼楚:夏夫兹博里把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在同一阶段:实际是感性阶段)里统一起来,把理性活动看成一种不假思考的近似感性直觉的活动,这就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c. 夏夫兹博里将形式(美所在)分为三类
第一,“死形式”;
第二,“赋予形式的形式”;
第三,第三类形式不仅赋予形式于物质,而且“赋予形式于心本身”,所以就是“一切美的本原和泉源”。这就是所谓“第一性美”,也就是自然神。
③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三点
a. 他在《赫库理斯的选择》一文里,提到画家:在描写动作时应该在这动作过程中选择最富于暗示性的一顷刻。这个看法是由莱辛在《拉奥孔》里加以发挥的。
b. 他的美标志健康和旺盛,而丑则标志疾病和灾涡
c. 他再三强调文艺的繁荣有赖于政治的自由,暴力专制下的阿谀逢迎的情况不利于产生伟大的文艺。
3. 试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
【答案】歌德和席勒虽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但是,由于他们哲学倾向观点的不同,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歌德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而席勒则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歌德和席勒分别走上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创作道路,在艺术分析上的也有了不同理论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问题的认识上。
(1)对艺术与自然认识的不同
①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美学见解之不同,主要表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
歌德与席勒一个追求现实,一个追求理想,一个从客观实际出发,一个从主观想象出发;一个看重自然,一个反对自然。歌德曾研究自然科学,而席勒则是研究历史和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说,歌德不仅研究文艺,而且还去研究自然科学,这就使他能尊重自然,走向现实。而席勒则是研究唯心主义的东西,进行一些抽象的历史研究,就不能不使他走向概念化,一切都从抽象的观念出发。
②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倾向不同,其创作方法也截然不同
歌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描写对象;席勒从概念的王国里寻找描写对象。对此,歌德在同爱克曼谈话时说:“我主张诗应系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在美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歌德与席勒早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歌德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走的基本上
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而席勒是康德唯心主义的信徒,在创作上倾向理想的浪漫主义。可以说,他们一个是从客观方面去寻找现实美,一个是从主观方面去寻找理想美。
(2)对典型问题认识的不同
①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美学见解在典型问题上的分歧
歌德和席勒都主张一般和个别要达到统一,但他们的出发点是相反的。歌德主张从个别到一般的统一方法,席勒则主张从一般到个别的统一方法。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利用某种形式把它的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作家的再创造。这种创造的成果就是典型和艺术。而作家:在创作中对于典型的描写是要在不同的个别形象里进行选择、构思,概括出反映实际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形象作为一般形象,即典型。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最后达到二者的统一。
②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指导观点、不同
歌德在谈到他们之间的分歧时说:“在我们之间还存在看一点细微的差别,我的看法是这样: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生出了比喻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的,或者提到一般。一个人只要生动地掌握了个别,他也就掌握了一般,只不过他当时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或者他可能在很久之后才会发现。”
4. 简述希腊文化的概况。
【答案】(1)希腊美学思想
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
(2)西方古代文化的发源
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爱琴海一带的岛屿以及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
(3)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
①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对自由民的强取蒙夺,财产日渐分化,农业的发展日渐趋向土地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土地贵族阶级,
②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由于战争的频繁,交通的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象雅典那样拥有海港的城邦里,农业经济日渐转到工商业经济。
(4)流传下夭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
①希腊神话
a. 希腊神话有很大一部分保存在荷马史诗里。
b. 希腊神话也有一部分保存在戏剧里。
②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希腊的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很繁荣。
(5)希腊美学理论具有丰富的文艺实践做基础
①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雅典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到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
②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