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男性,22岁,发热、头痛、腰痛5d,近2d少尿来就诊。体检:BP17.8/9.6kPa(134/72mmHg),颜面充血水肿,球结膜水肿,腋下有抓痕样瘀点,双肾区明显叩击痛。化验:WBC21×10/L,血小板40×10/L,涂片中异常淋巴细胞0.20(20%),尿蛋白(+++),血钾5mmol/L,遂收住院,入院后立即处理措施是

A . A.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
B . B.肾上腺皮质素
C . C.环磷酰胺
D . D.利尿合剂及高效利尿剂
E . E.干扰素治疗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发热期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 B.休克期的扩容原则是一早、二快、三足量。 C.少尿期限制入水量,一般是前1日的出量加400~500ml。 D.少尿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导泻,以减少含氮物的吸收。 E.多尿期应补充足量液体。 网上交易商 男性,42岁。发热5d,体温最高达39.5℃,伴头痛、腰痛、畏光、腹泻、少尿2d入院。体检:面部充血、浮肿、球结膜水肿,腭部及腋下有出血点,BP11.2/7.4kPa(84/56mmHg)。化验:WBC29.2×106/L,Hb160g/L,血小板32×106/L,尿蛋白(+++),出血热IgM抗体阳性,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根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病人属于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危重型。 E.暴发型。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的一般规律是 A.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 B.发热与全身症状无关。 C.发热后期或热退后全身全症状减轻。 D.发热后期或热退后全身症状加重。 E.发热期一般持续1周以上。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最常见病理变化是 A.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 B.病毒直接损伤微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 C.小血管及血管周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D.内脏血管微血栓形成。 E.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男性,22岁,发热、头痛、腰痛5d,近2d少尿来就诊。体检:BP17.8/9.6kPa(134/72mmHg),颜面充血水肿,球结膜水肿,腋下有抓痕样瘀点,双肾区明显叩击痛。化验:WBC21×10/L,血小板40×10/L,涂片中异常淋巴细胞0.20(20%),尿蛋白(+++),血钾5mmol/L,遂收住院,入院后立即处理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患者为农民。症状有发热、头痛、腰痛、少尿。体检:颜面部充血水肿,腋下有出血点,肾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升高,血小板降低,分类中有异常淋巴细胞以及尿蛋白(+++)。根据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病程已进入第7d,少尿2d,属于少尿期。少尿原因可以是肾前性低血容量引起,亦可以是肾性少尿,两者处理完全不同,应注意鉴别。
病人血压17.8/9.6kPa(134/72mmHg),故可除外是肾前性少尿,病人处于功能性肾损害阶段,治疗不宜扩容,不适当的补液,可加重高血容量综合征,此时的首选治疗是利尿,可给予利尿合剂及高效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抗病毒治疗,适用于疾病发热期,一般主张在发热的3d内开始使用,疗程3~4d。

在线 客服